立足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作者:辛月 张怡博 张许杨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寻星火起源,绘生态画卷”社会实践团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9日上午,社会实践团在结束了长沙的一日学习之旅后,出发前往下一站—“水流山峙多清气,钟出高人自拔萃”的韶山,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情况并运用自己的能力为韶山风景区的绿色发展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韶山景区向内前行,实践团队发现了习总书记一直大力提倡的垃圾分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垃圾分类工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国家曾多次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旨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提升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等。团队成员在游览时发现韶山景观对于垃圾分类工作有良好的落实性。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学习垃圾分类
团队成员在学习垃圾分类内容后,内心油然而生的生态保护情绪高涨,立志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于是团队成员不再只注意路况,而是将重点放在垃圾治理上。实践队员们争先恐后地捡拾地上的纸屑、烟头、塑料袋等垃圾,依据垃圾分类的标准,将它们准确地放入对应的垃圾桶中。团队成员张怡博表示,我们的环保服务虽然看起来很微小,但若向游客宣传了垃圾分类工作,提升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则生态环境保护必将指日可待!垃圾分类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之一,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新时代的大学生们理应学习好、传播好、传承好这一重要措施,早日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理想目标。
 
图为实践团队志愿捡拾垃圾并进行分类投放
 
图为实践团队交流环保治理方案
跟随着团队的步伐,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了韶山村。面对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色,带队老师与当地居民展开了交流,居民发表了对于韶山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感受。居民慷慨激昂地说道:“近年来,韶山积极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生态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在全市的统一部署下,增绿色、谋发展,一座座荒山重披新绿,一个个乡村焕发新颜,奏响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并荣获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市、全国文明村镇韶山乡,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清溪镇等国省荣誉,使得当地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攀升。”另一位居民激动地说道:“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成就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党组织,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有了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如此成就。”
 
图为实践团队与当地居民的交流
随后,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乡村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处,深入了解当地乡村的水质情况、土壤情况及空气质量情况等,并利用所学的相关环境专业知识,对此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意见。
 
图为实践团队学习生态环境监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践团的成员们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后,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宣传者,更要做践行者,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在韶山村的合照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0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塔里木大学胡杨学子三下乡|“利剑花蕾 静待花开”
  • 穿花纳锦实践团队探访屈原故里:缅怀楚河忠魂,弘
  • “姜”您守护: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 暑期社会实践|寻访湿地生态,共筑美丽家园
  • 塔里木大学胡杨学子三下乡|“护蕾行动”进乡村 普
  • 把红色思政搬进“社会大课堂”,山东理工大学社会
  • 文艺新气象,欢乐进乡村
  • 【青春建功,实践铸魂】中南大学“思美湘育”暑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