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夏日,骄阳似焰。火热七月来临,济南各大中小学生在夏日里迎来了轻松愉快的暑假,但休闲娱乐之余,各种对生命健康的威胁也悄然浮现。为增强社区居民夏日安全健康意识,宣传急救救护技能,山东大学南丁格尔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来到鲁贤社区,给居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急救科普宣讲课。
本次宣讲围绕溺水、中暑、触电和食物中毒四项夏季常见安全事故及其急救方法展开。首先徐可欣从夏日常见的溺水事故引入,结合近期新闻事件和科学数据,向听众讲述了溺水的发生机制,重点提到了预防、自救和岸上第一目击者救护的方法,其中的“三不原则”告诫听众们在施救的同时更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当溺水者无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时,岸上救护员需要对其施加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这一环节中,山东大学南丁格尔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乔晓涵上台用道具假人为在场的听众进行演示。她从施救用语、施救流程、施救误区等几个方面,详细地为大家介绍对溺水人员的急救方法,在场的社区居民纷纷上前学习观看,有的人跟着流程模拟跟练动作,有的人用手机及时记录。前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儿童,无不兴趣盎然,刨根问底。演示完毕,乔晓涵鼓励听众上台演示,并耐心指出他们的操作误区,在场居民收获颇丰。
继而,徐可欣结合近期济南出现极端酷暑天气的现状以及新闻报道的热射病送医案例,向居民们科普应对突发中暑事件的科学知识,包括先兆中暑的症状、预防中暑的方法以及“脱离高温环境、迅速降低体温”的救护原则。
在预防触电模块当中,徐可欣提示听众们检查家中电路是否安装合格,对独自在家的儿童和老人进行防触电教育,远离雷雨天大风刮断的电线,不自行检修电器等,并通过事先准备的科普视频展示了遇到触电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自救技巧。
食物中毒作为夏季常见的急性健康事故,其相关的知识也被本次宣讲选入。徐可欣在介绍完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后,又向居民们强调了迅速送医、保留剩余食物、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等救护措施。
活动结束后,社区居民们热情地称赞实践队员们的科普内容实用、易懂,尤其为家长朋友和青少年儿童们上了一节意义颇丰的安全急救课。实践队的同学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巩固了专业知识。负责人张慧谈道:“山东大学南丁格尔社区志愿服务队和山东大学学生急救协会的同学们给社区的居民们讲述了大家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但又不得不人人知晓、个个会用的急救知识,我们很珍惜这样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