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建功,实践铸魂】守遗风护乡村:文化“新”传承,乡村“新”面貌

作者:杨启航 来源:中南大学升华志愿者协会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响应国家战略和政策,7月11日至15日,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岳阳市张谷英村“守遗护乡”暑假社会实践团于张谷英古建筑群调研当地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情况。
 
(团队成员合影)
在出发之前,团队成员就为调研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关于张谷英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从问卷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并乐意助力乡村振兴的普及。针对张谷英村来看,人们普遍认为以古建筑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是张谷英村的发展契机,除此之外,传承多年的油豆腐制作工艺也是其一大特色,但是从反馈结果来看,张谷英村还存在着古建筑景区宣传力度不够,油豆腐生产规模小,自产自销等问题。因此,团队成员带着好奇来到了“天下第一村”张谷英村寻求答案。
首先,为了初步了解张谷英镇的基本情况以及更好地的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社会实践团先通过村干部座谈会的形式,向张谷英村村支书张朝晖同志询问情况,提出疑问,进行探讨。村支书表示: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国家十分重视这一战略,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国家,政府,人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张谷英村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实现乡村振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蒸蒸日上的古建筑旅游业,美名远扬的油豆腐工艺等。从村支书口中得知,近些年张谷英村也逐渐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当地特色相结合,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任重而道远,发展需要时间去酝酿。当被问到张谷英村未来该如何发展时,“把握机遇,创新传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他坚定地说道。

(团队成员采访张谷英村村支书张朝晖)
然后,实践团成员走进张谷英古建筑景区,跟随导游的步伐领略张谷英古建筑的魅力与古人的智慧。大屋建筑不失为依山傍水、因地制家的典范之作。牌匾对联随处可见,但无一例外均是围绕传承至今的优良家训家风而写。“忠孝廉礼”四个字虽然简短易懂,但其背后是许多先人智慧凝聚而成的结晶,内涵十分丰富且厚重。后辈世世代代牢记祖辈告诫,这份文化传承也正是张谷英村传承不断,繁荣至今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团队成员们还通过采访的形式,对景区内村民生活幸福指数进行调研,贴近当地民生,了解当地民情。采访结果发现:自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民们生活水平稳步上升,吃饱穿暖早已不是基本追求,开始追求精神富裕。有村民认为:“政府管理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解开,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以及政府管理透明化,公平化,科学化极大的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政府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由此可见,张谷英政府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据悉,县政府格外重视张谷英村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每年拨款110万左右的资金用于当地政府开支,其中大部分用于古建筑的维护和村民医保社保开支,保障人民福祉。
 
(团队成员采访当地村民)
张谷英村现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游客闻名前来参观拜访。村民也因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油豆腐制作,实现了脱贫致富,生活奔小康。
通过本次活动,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岳阳市张谷英村“守遗护乡”暑假社会实践团不仅领略了古建筑之美,感受了当地文化熏陶,体验了古朴淡雅的乡村生活,还展示了他们对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的热爱与期待。“我们希望张谷英的未来是充满机遇的未来。”他们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战略,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为祖国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事业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7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安师学子三下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为
  • 寓教于乐在课外,助力振兴在未来
  • 寓教于乐在课外,助力振兴在未来
  • 2023年7月17日,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紫薇花”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相应国家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在湖北省十堰市骆庄村小学
  • 大学社会实践 07-17
  • 深入基层,助力振兴
  • 深入基层,助力振兴
  • 2023年7月16日,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紫薇花·萤火虫暑期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骆庄村小学开展三下乡以“助力乡村振
  • 大学社会实践 07-17
  • 爱心携手,公益同行——北京科技大学归蜀圆梦小队
  • 寻梦之旅,肩负使命
  • 寻梦之旅,肩负使命
  •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学生的回信中强调:“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在这
  • 大学社会实践 07-17
  • 南工数艺学子三下乡:推广普通话,促进乡村振兴
  • 赓续爱国旗帜,探索红色教育
  • 赓续爱国旗帜,探索红色教育
  • 习总书记谈爱国教育时强调;“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
  • 大学社会实践 07-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