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学子三下乡:家访记录——“林诺浩”

作者:崔海雨 来源:“烛光·青年”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
访谈时间:2023年7月16日星期日
访谈主题:学生家长对孩子未来的规划
访谈人:崔海雨
被访谈人:林诺浩家长
摄影师:姚婷婷
记录员:张靖宇、田龙飞、孙泽怡
访谈方式:居家访谈
访谈内容:
支教成员于7月16日上午八点半前往林诺浩家里进行家访,临进门时林诺浩早早就在家门前等候支教成员,看见我们来了他便放下心来,带领我们进屋。他家很不是很大,房间略显昏暗,家具看起来已经使用很久了,唯一一台电视机款式还是十几年前那种大头电视机,家里三代人一个院子,林诺浩婶子的两个孩子也在她奶奶家,一个在上一年级另一个已经两岁了。林奶奶今年已有七十岁高龄,但是白色头发仍然相对较少,皮肤略显黝黑。听说我们今天要来,林奶奶早早便从地里浇水回来,唯恐耽误我们来家访,这让我们倒感觉很歉意,因为耽误了林奶奶浇地。
林奶奶很热情亲切,掀开门帘迎着我们进来,还让诺浩给我们倒水喝,拥护着我们坐下,我连拉着林奶奶,先就着林奶奶坐下,并且接过诺浩手里的水壶,先给林奶奶倒了一杯,让诺浩也不要为我们忙了,坐在沙发上面,林奶奶做好后,支教成员们便也都跟着落座,我们的家访也随之开始。
问:林诺浩的爸爸妈妈不在家吗?大概什么时候回来一趟?
答:林奶奶无奈的笑着,脸上尽是岁月的痕迹,她无奈的跟我们说,林诺浩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干活,离家很远,一个月都很难回来一次,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或者国庆节这种节日才会从远处回来,往常都是我和他(林诺浩)婶婶照顾他,他爸妈也想在家里陪他,但是农村没有什么挣钱机会,他爸妈不出去的话,家里没钱,连诺浩上学的钱都没有,现在农村单靠种地的话不能养家,所以没办法只能出去,但是他爸妈经常时不时的往家里打电话,关心诺浩的学习,也会时不时的往家里寄一些东西。
问:林诺浩平时在家里听话吗?会不会帮家里干一些活?
一说到这里诺浩奶奶好像被戳到了一样,笑的好像盛开的菊花一样,十分骄傲的跟我们说,这孩子虽然身体不是很强壮,但是还蛮懂事的,我们出门干活就算不叫浩浩(林诺浩)他也会跟着我们去,地里很热,虫子也多,有时候怕他累到叫他回去,他也不会,就那样执拗的陪着我和他爷爷,今天你们来了,他和我得在家陪着你们,我就没让他跟着他爷爷去浇地,地里的玉米叶子都旱的打卷了,在不浇今年就要没收成了,林奶奶看着我们,眉头都被这件事愁的皱在了一起,很明显她对诺浩的懂事很骄傲,同时也对今年的大旱很苦恼。
问:林诺浩开学之后初中去哪里上?
问到这里时,诺浩奶奶无奈的拍了一下腿,跟我们说,诺浩这孩子考试分没有到县初中的录取线,所以不能去县里,只能去离得最近的学校——张龙乡初中或者镇中,奶奶又无奈的看着我们说,听说乡里的初中和镇里的初中都比较乱,浩浩(林诺浩)这孩子又挺安静的,以后去上初中了就要住宿,我还挺怕他被欺负的嘞。
听到林奶奶这样说时我感到十分可惜与无奈,因为林诺浩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并且是在子园小学这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班里的孩子大多都是乡村的孩子,上课时候很少有可以听得进去的,不是在交头接耳,就是发呆走神,只有林诺浩在我给他们上英语课的时候能够跟着我的思路走,甚至可以回应我,这让还一度让我十分欣慰,但是今天听到林诺浩不能去到教育资源更好的地方去上学的消息,让我感到揪心。
我们跟林诺浩奶奶反应了在县里上学跟在乡里上学的区别,我们所表达的意思不是说乡里的学校出不来好学生,去县里上学就一定出好学生,而是去县里上学有更好的教育资源,相对乡镇中学,更容易学会知识......林诺浩奶奶听我们说完后,眉头都 了起来,无奈的叹了口气询问我们,那现在想办法会不会太晚了,那回头我再跟他爸妈和他婶在说说吧。
为了缓解气氛,我又跟奶奶聊了一些我们的学习经验,支教成员也有不少同学初中是在乡里上的学,由他们跟林诺浩同学讲了一些关于在乡镇中学学习和生活一些技巧和方式,希望如果他以后开学去上学,能更容易,更快的融入到班级里面,适应那边的学习环境。
没聊一会林诺浩的婶婶便从地里赶了回来,奶奶看到后,便拉着她来陪我们聊跟我们说她懂得比较多,奶奶把林诺浩的婶婶拉过来后便跟我说她要去地里面帮爷爷浇地,就匆匆离开了。通过观察林诺浩婶婶皮肤的颜色很轻易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能干的农村妇女,她也刚刚从地里回来,脸上的汗珠仍在滑落。支教成员们送着奶奶出去后,便请婶婶落座,待到婶婶坐好后,我们简单跟婶婶说了刚才跟奶奶说过的事情,待到婶婶了解后,我们便开始新一轮的询问。
问:以后有没有考虑过让林诺浩去做什么?
婶婶笑着跟我们说,浩浩(林诺浩)已经有目标了,他以后想当医生,因为之前他上三年级的时候爸妈生病去医院看病的,花了很多钱,回家的时候便提了一嘴,浩浩知道家里的情况很难,他就着重听到了医生这个职业很赚钱,自此之后便有了想当医生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很现实,你们不要笑哈......
我们跟婶说怎么会笑呢,他(林诺浩)那么懂事,我们惊讶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嘲笑他的,这个目标很朴素很现实,因为情况就是这样的呀,婶婶听完我们说的话笑着点头说,是,是,这孩子从小就比较懂事。
我们走之前又跟林诺浩的婶婶说了,关于林诺浩上初中的事情,他婶婶似乎很看重这件事,认真的跟我们说,回来跟他(林诺浩)的爸妈说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他去县里读书。走前婶婶拦着我们说,家里一会就吃饭了,就别走了,留下吃个饭吧,回来让诺浩去饭店里要几个菜,我们连忙推脱说,一会还要去别的孩子的家里家访,所以不得不走,我们加了林诺浩婶婶的微信,跟她说如果以后孩子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临走时,我看着林诺浩,拍着他的肩膀跟他说,诺浩你得“走出去”,只有你走出去了这个家的阶级才能跨越,你的弟弟妹妹们才可以沿着你走的路走出去,可以说你是这个家的未来的开拓者,少一点玩心,多看几眼书,读书累吗?肯定累,我也知道,但是想想你爸妈一直在外地干活,给你打电话也只有关心你的份,从来没跟你说过干活辛苦,干活累,对不对?他听着听着就把头低了下去,我跟他说:“诺浩,抬起头,走出这大山,好不好?”他点了点头,眼泪在眼圈里闪烁着,格外动人。
婶,诺浩,回去吧!别送了。
少年游,鲜衣怒马正当时;正当时,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回头望,少年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志达九天,气吞山河,人生有梦,各自精彩。

图为支教队员们正在对林诺浩的奶奶交流(姚婷婷 摄)

图为支教队员崔海雨正在与林诺浩奶奶交流(姚婷婷 摄)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江西师范大学:红色旧址有群“红马甲”,宣讲团重
  • 蓬溪汇雅集,书香沁墨韵
  • 蓬溪汇雅集,书香沁墨韵
  • 为探寻红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7月17日,夏梦萤火实践团来到了坐落于蓬莱山下,芝溪河畔的蓬溪县,延续团队的三下乡项目。
  • 大学社会实践 07-18
  • 漫游畲族展览馆
  • 漫游畲族展览馆
  • 为了更好地了解宣城市云梯畲族乡的情况,感受畲族的文化魅力,合肥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畲族乡千秋村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7-18
  • 史观映今 未来新篇|青山有幸埋忠骨 薪火相传担重
  • 今天,你学“甲骨”了吗?
  • 笔墨丹青进校园,规范书写展未来
  • 笔墨丹青进校园,规范书写展未来
  • 书法与规范书写对于乡村儿童的个人发展、学习能力、文化修养以及乡村振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塑造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还能
  • 大学社会实践 07-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