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20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台州大陈岛开展“学习红色垦荒精神,续写青春奋斗华章”社会实践。实践队员通过探访新时代垦荒者、追寻红色垦荒足迹、拜访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开展大陈岛土壤研学等活动,探寻垦荒精神,助力当地生态发展。传承垦荒精神,助力新时代青年展现青春风采。

实践团队合影(通讯员 刘于杭 摄)
探寻红色垦荒精神,向“新时代垦荒者”看齐 7月18日,实践团队来到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 采访了共青团十九大代表、大陈镇团委副书记陈雪妮同志,自大学毕业以来,陈雪妮就来到大陈岛从事基层工作,已有七年的时间,作为新时代垦荒者的一员,陈雪妮用青春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垦荒者的奋斗华章。
“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陈雪妮以十六字垦荒精神为引,介绍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由来。1956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向青年首次发出了建设垦荒青年队的号召,首批227名垦荒队员义无反顾登岛投身岛屿建设,开展了为期五年的垦荒行动,垦荒精神也由此诞生。大学刚毕业的她,初次登上大陈岛,了解了这座海上荒岛背后的红色故事,老一辈垦荒队员的感人事迹也使她备受触动。陈雪妮感慨道“当年的大陈岛是一个荒芜小岛,环境异常艰苦,但一批批登岛垦荒队员不畏艰难,拿着锄头铁锹,一锄一锹地搞起建设,才有了垦荒精神,才有了今天的大陈”。

实践队队员与新时代垦荒者陈雪妮进行交谈。(通讯员 张万年 摄)
习总书记曾一次登岛,两次回信,心系着大陈岛垦荒者和垦荒精神的发展,在接力传承、弘扬践行大陈岛垦荒精神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代代垦荒人的努力,也有越来越多像陈雪妮一样的新时代垦荒者不断扩充“垦荒队伍”,掀起建设大陈岛新时代的垦荒浪潮,传承和发扬新时代垦荒精神。垦荒精神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引领着新时代垦荒者。“在‘海上荒岛’上进行基层工作什么都是未知的,台风、断水、断电、与椒江内陆失联等等都是常有之事,每一次困难,每一次问题的出现,垦荒精神仿佛给予了大伙很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岛上的工作人员和每一位岛民都共同面对、共同处理。” 垦荒精神的接力和传承是追随先辈的脚步,勇往直前,在奋斗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让垦荒精神孕育出新的力量,垦荒不仅是一项艰苦的物质开拓工作,更是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它凝聚着无数先辈们的血汗和智慧,新时代的垦荒者也正用他们的行动书写垦荒精神的新篇章。
重走新“垦荒”之路,打造绿色低碳海岛 作为浙江省首批低碳试点乡镇,大陈人在向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奋进过程中贡献着大陈智慧。为深入了解大陈岛在绿色低碳方面所作的工作,7月19日,实践团队走访了大陈岛国家电网服务站、供水所。“我们成功地布设了全球首条柔性低频输电海底电缆,每年减少约44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电网服务站工作人员激动的说道,他表示,推动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大陈电力的追求,大陈岛也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垦荒”。随后,实践队员来到当地供水所了解情况,供水所负责人如数家珍地介绍大陈“水”,“我们会永远保障每一位大陈人的用水安全,降低大陈岛附近海水污染风险”。在供水供电等方面,大陈人也始终接力传承垦荒精神,投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蹚出一条新时代的“垦荒路”。

供水所负责人为实践队队员介绍大陈岛水系分布图。(通讯员 陈羽娟 摄)
社会实践途中,实践队员不断地走进田间地头,观察当地土壤特征并采集海岛典型土壤样品,后续将进一步测定理化性质,提供相关专业分析数据,为提高大陈岛的土壤肥力、增加海岛土壤的碳汇贡献华农力量。

实践团队队员观察岛上种植土壤并简要采样 (通讯员 王飞儿 摄)
参观新时代“垦荒”基地,走进清华乡村振兴站点7月20日,实践团队来到了清华大学驻大陈岛乡村振新工作站交流学习。
“我们紧紧围绕‘重走大陈岛垦荒之路,争做新时代垦荒青年’这个主题,自2019年5月首次开展实践以来,学校派出的100余名同学将足迹印在大陈岛的各个角落,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垦荒精神与斯土斯民相结合,为海岛注入了青春活力。”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到。据了解,工作站通过策划大陈岛旅游产业、开展多点位改造设计、研究海岛风貌与人居环境、宣传海岛特色风光等方面多角度切实推进乡村实践工作,持续参与到乡村发展进程中去,为乡村引进更多人才资源,激活乡村闲置丰富资源。在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后,实践队员张万年感慨到“清华学子将专业知识与实践鲜活结合,牢牢扎根基层,为这块“能成事的地方”贡献出青年力量。作为农业高校的我们,更应该牢记习总书记“自找苦吃”的殷殷嘱托,积极扎根乡土服务乡村,用兴农本领传承垦荒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展现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走进清华大学驻大陈岛乡村振兴工作站,与相关人员交流探讨。(通讯员 陈羽娟 摄)
社会实践最后,团队成员还来到垦荒精神纪念碑,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体会垦荒精神的奋进力量。
大陈岛垦荒精神在不同时期都彰显了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深深激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也不断呼唤越来越多青年人投身新时代建设中。 “垦荒精神”意味着责任与奉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华农青年“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要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国青年,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