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江苏省南通市“减塑清源”环保科普小分队前往江苏省南通市开展实践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结合2023“雁归智谷”通州区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要求,在通州团区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河海大学江苏省南通市“减塑清源”环保科普小分队积极响应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开展的2023大学生在行动暨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前往江苏省南通市开展一系列环保科普实践调研活动。
于座谈中感悟环保合作重要性河海大学江苏省南通市“减塑清源”环保科普小分队前往南通市通州区西亭水利站进行参观调研。首先,团队成员与西亭水利站的负责人开展了一场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水利站周站长和俞站长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西亭水利站在通州区水污染治理方面的主要职责和近几年的具体举措,包括对河道的定期巡查、对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和塑料清理、积极开展水美乡村工程和河道三年整治行动等等,在不懈的努力下,这些措施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最后,针对团队成员提出的环保治理难题,周站长更是强调了通州区环保局、居委会等多方机构协同努力的重要性。通过此次交流学习,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了南通市塑料水污染的治理状况,同时也认识到多机构合作与群众配合相结合是环保工作的关键。


图片1 图片2
于参观中学习塑料污染治理之不易为切实了解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对微塑料的影响,团队前往南通市通州区益民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学习。在实践过程中,益民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向团队成员详细讲解了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进出水水质指标,主要构筑物的设计特点,其中的动态网络模型十分清晰直观地展示了污水处理过程。随着讲解的深入,益民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还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微塑料这种新兴污染物,微塑料在水体中分布广泛、丰度较低,它体积较小但毒性大,随着食物链的传递,影响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生存,所以运用传统工艺和先进技术来去除水中的微塑料,保护和修复水体环境十分重要,未来仍需要大量的研究,提升微塑料去除工艺在实际污水治理中的效率。通过对污水治理过程的了解,团队成员认识到污水处理过程成本巨大,我们应当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从而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


图片3 图片4
于实地调研中得真知为获取河流水质的具体数据,团队成员来到公字涵对河流进行取样。在取样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向团队成员介绍了一些通用的检测水质的重要指标比如水温、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等,和因地制宜需要关注的特殊检测指标,以及根据以往数据反映出的南通部分河流的水质状况。


图片5 图片6
在河流采样后,团队举办了一场以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为主题的座谈会,复成村党总支部书记刘红云、通西闸管所所长陆进、五接镇水利站站长杨俊、区水利局任凌云出席了会议。在座谈会上,团队成员了解到,近几年,南通市不仅建立了权责分明的河长制,定期巡河,还开展了“长江大保护”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却又有重点地对长江和其他境内河流进行实时监控,精准治理。在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群众之间紧密联系,通力合作,比如在每一个村子里设立垃圾回收点,帮助农户解决塑料薄膜,农药塑料瓶等的回收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垃圾进河流,此外,在每条河道边上都会设置几个公示牌,上面留有河长办的联系方式,这有助于群众更快捷更直接地反映问题,从而快速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片7 图片8
之后,团队成员参观了长江百景图,从这幅图上,团队成员感受到长江从世界最高处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奔腾而出,一泻千里,直奔东海的壮阔气势。图上详细标注了长江流经的地区及当地的长江景观,同时团队成员也看到三峡大坝等一系列水利建设成就,感受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图片9 图片10
为了解河海大学校友为治水做出的重要贡献,感悟河海人秉承禹志、治水强国的情怀,团队成员采访了河海大学2015级校友任凌云,他结合个人经历,不仅总结了近几年南通水环境治理取得的积极成效,而且向团队成员分享了一些学习和工作经验,他希望青年学子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为水利事业做出贡献。


图片11 图片12
于宣讲中明环保清源始于行为提高居民对塑料水污染的认知与意识,团队前往通州区东市社区进行环保科普宣传行动。结合前期的线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制作了宣传PPT和宣传视频。首先,前来参加活动的党员同志通过宣传视频初步了解了目前塑料水污染的情况和治理的紧迫性,接着团队成员通过PPT的形式向党员同志更加细致地科普了不同的塑料制品对水环境的影响和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减少塑料水污染的措施,党员同志们对本次科普宣讲深有感触,纷纷在最后的问卷中写下了自己对环保活动的建议和期待,希望共同守护水资源。


图片13 图片14
于汇报中反思团队实践意义 最后,团队成员来到南通市通州区团委开展实践汇报,团队成员首先以PPT的形式展示了实践调研报告,报告从调研背景、调研目的、调研过程、调研成果、几点思考等五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团队成员的一些建议,在看完汇报后,区团委首先对团队的努力和付出予以高度的评价和认可,赞扬了青年学子勇于探索,融入社会,发现问题,并能够积极建言献策,为环保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然后就报告中涉及到的微塑料水污染治理措施提出了一些疑问,团队成员结合自身所学和实践所得进行了回答。在本次汇报工作中,团队成员与区团委工作人员积极探讨如何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河流治理保护的新任务新要求,从而全力守护通州江海河湖碧水清流。通过学习研讨,大大增强了团队成员对水环境保护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片15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通过此次环保科普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深入学习了南通塑料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措施,而且深刻感悟了南通的水资源保护成就,接下来成员们也会继续扩大环保科普宣传覆盖面,在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道路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共同推动塑料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