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美湿地,尽享“诗和远方”

作者:丁珍珍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为了贯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023年6月20日至6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同心圆志愿者协会“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盐城博物馆、盐渎湿地公园、大丰区中华麋鹿园、麋鹿度假村、大丰博物馆、大丰图书馆和东方湿地公园开展活动。

 

6月20日,实践成员首先来到了盐城市博物馆。从“海之韵”展厅入手,该展厅分为“沧海桑田”“湿地之都”森林之域”“百河之城”四个单元,描绘出盐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展示了盐城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的态势。在这里,实践成员了解了盐城绿色生态建设的全部过程。展厅展示了地壳运动的趋势,揭露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介绍了麋鹿保护区和丹顶鹤保护区。辽阔无垠的黄海滩涂湿地、星罗棋布的河湖景观、自由栖息的珍稀物种、郁郁葱葱的林木,共同塑造出人杰地灵的生态盐城,生命与自然在此循环往复。

为了进一步了解盐城湿地,实践成员来到了盐渎湿地公园,开启了新一轮的探索。盐渎湿地公园是江苏省的湿地公园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作为一个大型的水文化主题公园,盐渎公园内部建造了43座之多造型各异、别具一格的桥梁,其中有35座交通桥和8座游乐桥,称之为桥梁博览园也不为过。除桥梁之外,公园内还设有石门踩浪、平湖泛舟、鹤舞琴音等30余个景点,极大地满足了市民健身、娱乐、休闲的多元化需求。各式优美的林木、草坪、湖泊深得人心,体现了“绿藻水魂”、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成为了盐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城市绿肺”。

6月21日,实践成员来到了盐城大丰区,参观中华麋鹿园。园内港汊纵横、花红草绿、猿跃鸟鸣,自然生态环境优美,麋鹿种群和珍禽异兽此起彼伏,组成一幅壮观的画卷。进入景区后,映入眼帘的就是成群结队的俯卧在湿地中乘凉避暑的麋鹿,团队成员们近距离地观看它们在草地上觅食、嬉戏。此外,景区内还有丹顶鹤、东方白鹤、白尾海雕等国家保护动物,是全国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区。蓝天碧水、珍禽翔集、异兽奔腾,构成了一个奇异斑斓的大自然景观,堪称太平洋西岸的“动物天堂”和“植物王国”。

6月23日,实践成员来到了大丰博物馆,参观了麋鹿保护展厅。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向游客分发了保护湿地的宣传单,询问他们对大丰麋鹿和湿地的了解。在湿地古韵展区,实践成员看到了历史长河中湿地的形成与破坏,也看到了大丰人民10年间“退渔还湿”的辛勤劳作。最后,实践成员来到了大丰湿地公园。该公园是绿色活力公园,被称作大丰城市园林的“绿色名片”,让市民领略湿地野趣、感悟城市文化魅力。湿地公园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最后一站,实践团队来到了东方湿地公园,其紧密结合大丰作为麋鹿之乡、湿地之都、生态家园、港口新城的综合城市特色,以湿地湖泊生态建设作为现代城市绿地特色构建的方向,将城市的精神和文化内核植入绿地环境,创造富于生命力的绿色环境。在这里,成员们进一步感悟了城市文化、体验生态活力。置身其中,满眼的绿色,水草丰茂、野鸟翔集、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的洗肺吧。

湿地是生命之源,被誉为地球之肾,有助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蜿蜒的河流、斑斓的湖泊、神秘的沼泽、氤氲丰饶的湿地赋予地球勃勃生机。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环境。盐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国家湿地公园为平台,进一步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大思政课助力人才培养,人才供给保障乡村振兴
  • 泗海承风支教队八月二日、八月三日纪实——济宁泗
  • 安财学子三下乡:文旅产业助力小岗发展,产业振兴
  •  重外院青年三下乡: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助建宜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