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号上午,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海底小纵队成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保定市开展以“人居环境处电网安全性”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线路邻近居民生活区、农作区现象愈发普遍,而夏天是居民家庭用电的高峰期,居民触碰附近大棚、晾衣架、金属伞等钢架结构的建筑物,感应电或暂态电击现象愈发频发。为了解决电网电磁环境与周围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线下调研。
7月16日,团队成员三人齐聚腾讯会议,就暂态电击相关问题开展集体学习与讨论,共同查阅相关资料,对静电场相关原理、电场三位分布、常用金属架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后续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的制定奠定了基础。通过集体合作和共同学习,团队成员学习弥补了相关知识漏洞,提高了整体团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月20日-7月25日,团队成员制作关于日常安全用电的问卷调查并收集到372份有效调查结果。在问卷中我们调查了不同年龄范围和不同居住区域人群关于暂态电击和日常安全用电的了解程度。团队成员通过分析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绝大部分居民具备安全用电意识,但仍有部分居民安全用电常识掌握不够充分。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开展相关科普教育活动来促进居民安全用电。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为日后的科创实践储备了知识,并初步进行了民意调研,更加了解了本次科创项目,更加明确了日后的前进方向,具有奠基石的重要作用。成员们今后也将继续投身科创工作,争取日后可以为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