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共创未来·NO.3 ——学振农之策 感党的温暖

作者:李想 来源:中南大学赴皋兰县乡村振兴基地调研团

  乡村振兴,共创未来·NO.3 ——学振农之策 感党的温暖

  乡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现在农村面临着老龄化,人口流失,耕地荒废等种种挑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挑起社会的担子,大步向前。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是把乡村“蛋糕”做大的过程,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策略,但更要做好分“蛋糕”这道难题,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积极作用,不落下一个村庄、一个农民,实现全面的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农村振兴政策的推进,致力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发展水平。振农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对此,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致富示范带头作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人勤村来早,凡事贵在干,当下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定力和决心,这样才能贯彻落实好这一远大战略。具体到我们当地的实际,细而化之,我们要努力探索乡村振兴的本地模式、路子、做法。

  经历了几天的调研,我们实地去往甘肃兰州雪山农业基地进行考察,采访了当地的工作人员还有领导,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当地情况。甘肃作为跨越纬度广的内陆省份,有着多样的地貌地形以及气候条件,但也有着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环境问题。雪山农业基地不仅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工作岗位,还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事业添砖加瓦,使每个人都发挥更大的效力,同时大面积的植被覆盖为兰州的飞沙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雪山农业基地致力于玉米还有马铃薯的种植,这些作物即耐旱又能作为主食,十分适合黄土高原的气候。

  随着振农政策的推进,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措施,农民们的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同时,政府还加大对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了保障和帮助。这些政策的推行,让农民们在农业生产中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除了农业生产,振农政策还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交通、供水、电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农民们的出行更为便捷,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让农民们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这些改善措施的实施,让农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

  振农政策的推进,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政府大力支持农村创业就业,鼓励农民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农民们能够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让农产品走出农村,走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为农民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些举措的实施,让农民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鼓励。

  学习振农政策,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党的温暖和关怀,也能够看到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作为有志气,有底气,有力量的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农村振兴的进程中,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对党的坚定信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农村振兴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相约环保科普行,青
  • 追寻福地传统,传颂薪火文化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守食品安全之线,筑
  • 赓续文化基因,砥砺奋进力量
  • 寻民俗古迹,承古今精粹
  • 水墨临湘行,梦泽三下乡
  • 探索非遗之美,传承中华记忆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食”刻守护,青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