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汇聚青春能量,守护长江生态

作者:“自然而安”生态与食品安全理论普及宣讲团 来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一、勘测水质

       实践团于7月3日至7月8日,依据等距取样原则,科学选取了金川河两个河段(回龙桥段,宝塔桥段)10个采样点,外秦淮河五桥(下关大桥、三汊河桥、定淮门大桥、草场门大桥、清凉门大桥)附近13个采样点进行水质检测。

                                                宝塔桥段


                                                回龙桥段


                  外秦淮河段
      实践团成员利用水样瓶及细绳,坚持不破坏原有水质生态的原则,按照计划前往各采样点进行取水采样,分瓶灌装,并给水样瓶做好标签。在取样过程中,实践成员相互配合,确保全部水质采样任务按时完成,为后续水样分析测试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植被覆盖率统计
      在进行水质检测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以每个采样点(各个采样点之间距离至少100米)为中心,10米为半径做半圆,在金川河岸进行植被覆盖率统计分析。在外秦淮河岸(各个采样点间距离不少于350米)则以50米为半径做半圆,进行植被覆盖率统计分析。成员们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借助植物检索手册,从植物相对特征、特性依次根据科、属、种对植物进行定位,统计植物种类,同时也对每个调研范围的植被覆盖率进行计算。


三、水质分析实验
       实践团成员选取了气味、悬浮物、pH值、溶解氧、电导率五个水质指标,分别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检测。在检测水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秉承着客观严谨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测试步骤进行。后续,实践团将结合相关论文作为分析方法的支撑,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居民调研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沿路发放调查问卷 ,旨在了解长江流域区及附近居民对长江保护的认知度,最终总计回收有效调研问卷203份。
   问卷结果显示,居民对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对长江保护成效有明显感受。居民们大多意识到自己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相应贡献,也愿意并采取自己力所能及的措施,例如向家人宣传科普、参与环保公益讲堂、自觉遵守相关治理政策等,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对长江流域区附近居民进行采访。对于长江水质,居民们都表示近几年长江水质逐渐改善,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并一致认同长江水质乃至生态环境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山绿水,代代相承,每个人都应具有环保意识,担起共同保护长江的责任,他们相信这样的传递会一直继续。
   
   近年来,随着长江保护法、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全面贯彻落实,居民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对秦淮河和金川河部分区段的水质状况以及植被覆盖程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认识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还深刻感悟到良好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相约环保科普行,青
  • 追寻福地传统,传颂薪火文化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守食品安全之线,筑
  • 赓续文化基因,砥砺奋进力量
  • 寻民俗古迹,承古今精粹
  • 水墨临湘行,梦泽三下乡
  • 探索非遗之美,传承中华记忆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食”刻守护,青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