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法安宿港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江苏省扬中市立新村进行调研,通过资料搜集、问卷调查和书记座谈等方式,了解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蓬勃发展的全新面貌,对乡镇基层治理形成了更贴近实际的认知。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通信员 周宇 供图
立新村地处扬中市新坝镇西南部,总面积4.5平方公里,近年来,立新村凭借敢于破旧立新的拼搏劲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人文精神和乡村风貌的塑造。
党建清风塑正气
立新村的党建高楼并非一日之功,而有其历史沿革。小分队成员一踏进村委会大厅,身侧赫然是一封饱含着人情味的手写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1984年5月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时,对时任江苏省机关事务局局长的立新村人吴金盛同志拨调人才、热情接待之举诚表谢意的证明。

图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通信员 周宇 供图
如今的立新人怀着自豪与崇敬的心情,将这段佳话进行传递,不仅见证了当年党员建设祖国的辛劳,也为当下党建信仰的塑造增添了历史的厚度。在这股清风的吹拂中,立新融合党建和村居建设,创造了党群驿家等新型模式,提高了村民对党支部事务参与的积极性。

图为党群驿家。通信员 周宇 供图
法治领航护民权
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立新,在探索保障民生的道路上亦冲破了传统法治建设的思维局限,展现了立德为先、立业为本、立新为民的“三立”风范。小分队成员在走访村民住户,开展问卷调查时,村民表示,村里选拔出的“法律明白人”采用聊天、话家常的方式活跃在群众身边,深入各家各户了解群众生活中的法律需求,掌握基层社情民意;同时村委会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法律知识,提高了群众的法律素质。诸多的法治建设途径增强了村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立新村也由此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图为法律明白人和法律服务工作室。通信员 周宇 供图
产业兴旺携民富
乡村振兴春潮澎湃,特田创建示范领航。在成员参观“风雅村居、㴭美果香”主题的“特田”建设情况时,负责人指出,立新实施高效农业园提档升级工程,将农业园培育成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图为特田建设前后对比图。通信员 周宇 供图
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立新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提出以“两园、两基地”建设、“一节、一线路、一品牌”打造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激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顺应此潮流,立新涌现出一批高效农业带头人,每年带动村内外农民从事果蔬种植,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

图为立新村农业发展图。通信员 周宇 供图
翰墨流芳续文脉
立新深耕文化沃土,承办扬中新坝枇杷文旅节,开展农耕模型拼装大赛、红枫翰墨诗词交流活动,确保文化活动不断档、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创新,打造立新村文化阵地专属品牌。其中立新村诗词书画文学综合刊物—红枫描墨园将村民的艺术创作进行整合刊印,在广大群众中营造了浓厚的向学氛围。除此之外,立新村推出了“立新记忆系列”,代表性的流芳亭与三米弄的故事至今流传不衰。

图为红枫描墨园。通信员 陆毓轩 供图
破旧立新,敢为人先立潮头。立新文化,源于先民与洪水抗争的生存智慧,已融入立新人的思维基因。纵观村史百余载,“第一”与“唯一”数不胜数,交相辉映,此乃立新村蓬勃发展的成功密码。怀揣“一心为民”的初心,立新人矢志创新不停步,激情迈步新征程。

图为立新村荣誉墙。通信员 潘殷睿 供图
乡村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大有可为。对青年而言,基层乡村是其历练才智的广阔舞台,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其绽放才华的大好机遇,应当砥砺自我、踏实苦干,养成俯仰天地的平民情怀,将全面充实农业现代化的人才队伍,开创乡村建设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