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三下乡感悟稿:寻梦金沙,心灵之旅
作者:周震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绣见”实践团
为了了解金沙县的民族文化和生活,南京财经大学“绣见”实践团于7月1日来到了金沙县岩孔街道,针对当地发展情况和苗族刺绣的传承现状,对当地居民展开实地采访调研。
在这个闷热的下午,我们搭上了前往小镇的公交车。车上的乘客大多是老人,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还有一位小女孩,怀中抱着弟弟,腿上的塑料袋装满了生活的琐碎。看着他们,我不禁想到了这里的人们是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的,他们是否有过梦想和追求,他们是否快乐和满足。
公交车在一所小学旁停了下来,下了车,刚好看到一群小孩聚在校门口。他们的笑声像清风一样穿过街道,这是一种熟悉而又久违的感觉,那一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整天和伙伴们在街头巷尾玩耍的童年。我想起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那些纯真和快乐,那些不受世俗束缚和压力影响的时光。我也想起了自己现在所面对的那些烦恼和困惑,那些让我迷茫和焦虑的事情。我不由得感慨时间的流逝和成长的代价。
我们漫步在街道上,感受着这里的建筑和人们的生活节奏,虽然我来自千里之外,但这里却给了我一种熟悉的感觉。慢节奏的生活、乐于交流的居民,比起城市,这里更给我一种“家”的感觉。
经过和街坊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这里有苗族传统服饰店,便前去寻找。
店很好找,远远的就看见店门口的桌上陈列着藏青色的布料,店铺不大,里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苗族服饰。店主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在我们说明来意后,并向我们介绍各种服装的工艺和用途。她还告诉我们许多关于民族传统习俗和民族乐器的知识。她说话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她用手指轻轻地抚摸着服装上绣着的图案,她用身体语言表达着她对这些物品的喜爱和自豪。她用她的话语和情感向我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看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听到了历史的悠悠叙事。我听着她的讲述,不禁对这些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物品充满了敬仰。
店主邀请我们试穿那些服装。我的队友们很兴奋地穿上了各自喜欢的服装。她们在镜子前转来转去,看着自己的新模样,脸上洋溢着笑容和惊喜。我看着她们的样子,感受到了一个文化的力量,它可以让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可以让人们在陌生的地方找到归属感。
店主有一个孩子,是个一岁左右的小男孩。他在店里跑来跑去,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无邪。虽然他还不会说话,但当店主说:“给哥哥姐姐们介绍下”时,他会指着衣服,用他的方式讲述着他知道的一切。我和他玩得很好,他似乎很喜欢我。当店主和阿婆都在给我们讲解的时候,我看着他,防止他乱跑出现意外。顽皮的他有着十足的活力,我扶着他进行“锻炼“,在店门口的小坡处上去又下来。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光里,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亲切和温暖,这是一种无言的交流。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他的哥哥一样,对他充满了爱护和关心。我也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和压力,只剩下纯真和快乐。
还有其他客人来到了店里,阿婆便去跟他们聊了起来。我们也加入了聊天的队伍。大家互相倾听和理解。我们笑过、感动过、感慨过、敬佩过,明明未曾谋面的人却像是老朋友一样。大家谈论着各自的生活和经历,没有任何隔阂和尴尬。
这次调研让我受益匪浅。我收获了知识、情感、友谊、文化、历史、生活……在这里,我看到了数不清的山,我看到了广阔的天地。我仿佛看到了自然的呼吸,听到了大地的脉搏。这里的人们,他们就像是这些山水的化身,他们就像是这些花草的灵魂。我感谢这里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了我最真诚和最深刻的教育。他们用他们的笑容和善良,他们用他们的热情和友谊,他们用他们的文化和历史,给了我一种难以忘怀的感动。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3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寻访云岩现状解实情,探索多元发展新路径
- 在三下乡活动开展下,为了进行以“双线融合视域下助力贵州省金沙县文化IP数字转型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者”主题的调查研究,探寻金沙县现
- 大学社会实践 08-23
- 探访岩孔文旅发展,挖掘当地发展潜力
- 为深入了解岩孔街道文旅融合现状,助力乡村振兴,7月5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绣见——双线融合视域下助力贵州省金沙县文化IP数
- 大学社会实践 08-23
- 感岩孔之非遗,体匠心之传承
- 为了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了解贵州省金沙县岩孔街道非遗发展现状,让根植于金沙县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青年心中,7月
- 大学社会实践 08-23
- 走入梁家河知青故居,回顾艰苦奋斗旧岁月
- 7月15日,烟台大学星星之火社会实践队来到梁家河开展集中社会实践。学习梁家河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 大学社会实践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