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助力新农村村庄规划,深研乡村振兴之路,7月3日,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三下乡村庄规划团队来到含山县运槽镇新港村,开展新农村规划实践活动。
点亮创业之笔,传统创新齐开花裕溪河畔波光粼粼,炎热的夏季带来新的生机,在团队小组到达新港村农田时,村民们正在稻田里辛勤劳作。新港村驻村工作队李宗红副队长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当地的“稻虾共养”农业生产模式,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并且种植一季水稻,提高土地利用率。此外在村委和小龙虾养殖专家们的不断研究中,延长了小龙虾在稻田里的生长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殖产量和效益。表示因为村庄临近裕溪河的地理优势,这一生产模式在当地得以大规模实施。
在调研过程中,小组成员还关注到新港村的新兴养殖——水蛭养殖。水蛭的干燥体可入药,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水蛭可提取水蛭素,水蛭素具有降血脂、调节血压、溶血栓以及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功效。在了解到市场需要量以后,村委与生产商经过实地考察后,新港村的村民们一共养殖了20亩的水蛭,并且在水蛭上市后将会得到约50万的收入,这对村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李宗红副队长在解说中表示希望未来村庄规划中可以有其他的新型养殖产品,以增加村民收入。
用好维护之笔,利民惠民共精彩“要想富,先修路”,在惠民工程方面,马路的维修和拓宽是村庄的首要之任,新港村驻村干部王正详细介绍了村内道路两旁的规划,尤其是村民家门口的空地,采用了栅栏围护的方式,较好地优化了视觉空间,使村庄整体更加美观整齐。并且在村里每一个星期都会有环卫公司委派专人重点清洁道路和垃圾桶,确保道路的正常通行。李宗红副队长介绍裕溪河时讲述过去村庄靠水路运输,但随着公路的建设,水路运输渐渐被公路运输代替,而公路运输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道路。自2019年新港村全面脱贫工作完成以后,村庄利民建设得到极大发展,包括文化长廊、新港村大舞台和建在村委会和广场两处的健身器材等,村民的娱乐生活得到丰富。在离村里党委政务服务中心不远处的卫生所,常年配备两个医生为村民们提供药品和及时救治,还为年纪较大的村民提供上门诊治服务。
手握自信之笔,裕溪赛龙创辉煌在民风建设过程中,村委着重指出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引导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新港村坚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把村规民约作为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完善村规民约,持续增强基层组织自行治理能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夯实村级组织建设基础。为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新港村及周边村落自发组织了观影活动。新港周港村广场上,在村民们的期盼中播放了爱国主义影片《大捷》。现场观影的村民越聚越多,大家聚精会神观看电影,追忆那段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岁月。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把经典爱国电影送到村民身边,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为村民送去精神“食粮”。
2019年,在为家乡助力振兴村庄软文化建设的道路上,由运漕居民罗勇、郑勇和晏维军成立的含山县运漕镇裕溪河龙舟协会揭牌成立。从端午节开始至农历六月初六期间的五月初五、十三、二十、二十五和六月初六、十三至农历五月二十,是约定俗成的划龙舟日子。古老裕溪河河面上近百条龙舟竞渡,两岸大堤上数万群众扶老携幼,从四村八乡赶来,为自家村上的龙舟助威,为表现优异的船队加油。2023年6月22日,位于长江支流裕溪河的安徽省含山县运漕镇、无为县陡沟镇所在辖区的村庄,自发组织了160多条龙舟在裕溪河上进行龙舟竞赛,以此祈愿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抓落实,重协商,促进惠民政策精准有力。为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强化信用评价和乡村治理“积星制”结果运用,让村民们获得实实在在的优惠,有效发挥激励少数、鼓舞多数的作用。特以AAA级信用村新港行政村为试点,建立“积星超市”,设立积星墙和积星台账,根据信用评级赋予不同的初始信用积分,以信用积分自由挑选兑换超市内各类生活用品,通过基础赋分、红榜加分、黑榜减分等方式,提升群众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建立长效反馈机制,做好阶段性的记录,确保有迹可查,常回头看看,动态调整更新信用户评级,通过正向激励不断引导农户发展产业,崇德向善,持续加强乡村风气建设,推动塑造文明乡风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