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的非遗之花

作者:高诗羽 孟钇辰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7月11日,中北大学表里山河实践团来到了忻州代县,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元素和遗产,这些非遗既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县有数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雁绣,杨氏古建,推光漆等。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雁绣的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高老师雁绣是北方晋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当地传统刺绣工艺为基础,吸收苏绣精华,将书法绘画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独具雁门特色的手工刺绣艺术,既具北方粗犷豪放的独特风格,又有南方精细雅致的特点,其作品构图精巧,色彩艳丽,针法细腻,美观大方。
 
“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砖雕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砖雕技艺在清代、民国初发展至巅峰。砖雕较木雕能保存得更加久远,既能体现石雕的刚毅质感,又能表达木雕圆润平滑的韵味,刚柔并济、质朴清秀。每一个看似普通的砖雕都蕴含着丰富寓意,它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民众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杨氏古建木工营造技艺始于宋代初期杨家将镇守雁门关时期,其祖先是杨家将镇守三关时的随军木匠,专门制作攻占、防守的兵器、寨堡、城门、关楼、车舆等,是晋北一代木结构建筑工艺的代表者,其木工技艺历代相传,从未断绝。
 
推光漆器是代县传统手工艺之一,作为一种工艺性、装饰性、观赏性极强的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
 
琉璃制品最早起源于两千多年前西周时代,与金银、玉翠、陶瓷、青铜并称为中国五大名器。代县琉璃制品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生产的琉璃瓦、琉璃脊刹、脊兽等多样化高端琉璃制品质量上乘,色彩绚烂,金碧辉煌,飞阁流丹。
 
与大多数非遗一样,它们最开始并没有受到很多的关注,但后来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传承非遗,让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宣传非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保护非遗,让非遗文化不被遗忘和消失。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发展非遗,让非遗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他们是非遗文化的守护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传承非遗,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文化,用自己的一生去见证历史。他们是一道人类文明的传承之光,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英雄。
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代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和发展,对发展壮大非遗产业鼎力支持、不遗余力,充分发挥非遗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非遗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独特作用,走出一条非遗产业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方式。在政府的推动下,非遗工坊成功建立起来了,真抓实干、倾力扶持,代县硬是把历史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农民增收的硬支撑。非遗的魅力让人惊叹!代县的非遗工坊建设,为县内非物质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寻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突破口,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为当地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门路。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3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探访岩孔文旅发展,挖掘当地发展潜力
  • 探访岩孔文旅发展,挖掘当地发展潜力
  • 为深入了解岩孔街道文旅融合现状,助力乡村振兴,7月5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绣见——双线融合视域下助力贵州省金沙县文化IP数
  • 大学社会实践 08-23
  • 感岩孔之非遗,体匠心之传承
  • 感岩孔之非遗,体匠心之传承
  • 为了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了解贵州省金沙县岩孔街道非遗发展现状,让根植于金沙县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青年心中,7月
  • 大学社会实践 08-23
  • 大工学子进企业——掇“京”撷华,共赴“连理”梦
  • 走入梁家河知青故居,回顾艰苦奋斗旧岁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