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和范式,中医药形成于中华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融于华夏文明血脉,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其鲜明的“中国烙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相同构,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相呼应,将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而实习见习是中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中医学生成长成才起重要作用。为了解中医类专业学生在参与实习见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更好培育新一代中医药人才,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3年7月-8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医路传承观察团在山东省各地市展开调研,此行调研团围绕中医学生见习展开了深入调查,参观了多所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医院;实地走访见习学生,发放电子问卷;向不同年龄段的中医医生请教,对如何更好助力中医类专业学生实习见习良性发展进行交流并提出对策建议。
探寻名老中医成才之路
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是一所以传统中医治疗为主的纯中医医院。前身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第一代中医大家有多位在此坐堂,如伤寒大家李克绍、各家学说大家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经大家张珍玉、温病大家周次清、金匮大家刘献琳、国医大师尚德俊等。自第一代中医大家至今,已汇聚四代中医名家在此坐堂。
通过向带教老师了解相关情况,同学们得知,目前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见习提供了有力保障,解决了原有的学生无从联系见习低调等一系列问题,极大的满足了学生见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见习场地和丰富的见习资源。
随后,团队又就中医学生成长成才问题对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院长李树沛进行了采访。在初走向临床的年轻医生面对患者信任度低的困境方面问题中,李院长谈到:首先,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多向经验丰富的医生们学习如何与病号沟通。同时,要多与经验丰富的医生交流,请教诊疗经验、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此外,还要会推销自己。其一,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推拿等与组方用药并举能提高疗效、增强患者的信任程度。其二,面对当今社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自媒体、短视频行业逐渐兴起,青年医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中医知识科普,让更多人认识自己,为吸引患者、得到患者信任提供帮助。最后,要学会从患者的角度进行考虑。青年医生的诊疗要考虑到患者对汤药的接受程度、汤药煎煮携带的便利程度、中药的价格等方方面面问题,灵活处方、灵活变更剂型,才能成为疗效突出、患者信任的好医生。在采访过程中,李院长从高瞻角度和蔼真挚地就许多问题为队员们提出了许多中肯建议,更是举出许多实际案例,帮助队员们深入认识。经过本次访谈,队员们感触颇深、收获颇多,为自己以后的成长发展明确了方向,更将认真整理访谈内容,为更多医学生成长成才、为学校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图为成员与李树沛院长交流。 党子轩 供图。
汲取优秀师长精神力量
团队成员也前往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菏泽市中医医院等多所综合性医院。采访了多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优秀校友,了解他们的成长成才经历、咨询他们有关中医学生如何在见习中学习知识等问题,同时,调研中医科室内学生见习现状及问题。
图为成员向老师请教。 党子轩 供图。
团队成员还深入基层,前往济南市昌儒泰元堂、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多所基层中医诊所。了解基层中医诊疗现状,为中医学生发展与就业提供向导。在基层中医诊所学习中,一线医生向团队成员展示了中医适宜技术疗法在“治未病”和康复保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交流中团队成员得知,基层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现在缺乏相对高层次的医疗人才,广阔基层大有可为,基层中医诊所也不失为就业的一个好选择。
图为老师向成员展示中医理疗。 党子轩 供图。
结束了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了解到了中医学生临床见习的真实情况,在向老师的请教和讨论中也得出了许多助力注意传承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提升专业学习兴趣,树立起医者“大医精诚”的理念,。
图为队员们在学校门口的合照。 党子轩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