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8月2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非遗书房”实践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的博物馆和非遗文化遗产地址参观学习,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体会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平度市博物馆(山东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平度工作站),主要陈列有《平度市历史文物陈列》《东岳石遗址出土文物展》《灰埠届山檐汉墓出土文物展》等,与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文物的相关信息和在现代的发展情况。
接着来到了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据道光《重修平度州志》记载,城隍庙始建于元代,明初原只有大殿两座,经明、清两代数次重修,增筑了山门、两厢、主持住房等建筑,成为一座占据州城南一隅的大型庙宇,直到民国初仍保留着昔日的盛貌,香火一直很盛。目前的城隍庙大殿,仿宋代建筑格式,古朴浑厚,雄伟庄重,单调中显示出灵动之势,古朴中透露着精巧之形。
通过此次走访了解,团队成员初步认识了青岛平度地区非遗文化和文物的现状,了解到相关部门和地区对于非遗文化具有完善的保护措施,并且还会定期组织周边学校进行研学,使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本地的非遗文化,产生兴趣并且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