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非遗书房”社会实践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开展并赴淄博、烟台、青岛、临沂等地区开展实践

作者: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7月2日,“非遗书房”实践团成员参加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并于下午赴淄博、烟台、青岛和临沂等地展开实践活动。
我校团委副书记徐藤、实践部负责人邱先慧、学院党委书记李义勇、团委书记张雨出席,仪式由任纪帆主持。李义勇书记向成员们分享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并提出建议和要求。他强调团队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随后徐藤书记和李义勇书记为团队授旗并合影留念。
7月3日,“非遗书房”实践团赶赴淄博、烟台、青岛和临沂等地开展社会实践并召开准备会议。
齐鲁大地人杰地灵,拥有非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团队成员按照整理的资料,实地考察,去到淄博、烟台和青岛地区探访当地非遗文化基地,走进基地对话非遗,采访相关负责人和传承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例如非遗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发展之路坎坷崎岖,仍面临着许多难题,研究并探讨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传承和创新。
临沂市负责人胡心悦对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现状作出详细介绍,并阐明本次社会实践以临沂市郯城县的非遗教学作为突破的原因。本次实践将依托于临沂市丰富的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焦于非遗文化在中小学阶段的传承与教学研究,将传承与发展非遗的意识根植于青年学生心中,助力当地非遗教育开展,开拓更多非遗教育发展路径的可能性。
临沂实践团走进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三实验小学,从非遗书房入手,详细介绍非遗书房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内容,强调非遗书房以非遗的保护传承好创新发展为宗旨,助推非遗文化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传承和发展。随后以扎染这项传统技艺为例,介绍扎染这项非遗文化的源来和发展,同时提供扎染材料并向同学们讲解扎染的技巧,让同学们真切地体会扎染的过程以及非遗文化的魅力,为当地的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互动课堂。
教育作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关键环节,可以让青少年在学习中认识到传承与发展非遗的重要性,此次课堂互动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对非遗传承发展的关注度,同时也培养兴趣爱好,使青少年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扩大非遗传承人可能性范围。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5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湖医药学子三下乡:悠悠文墨贯古今
  • 湖医药学子三下乡:悠悠文墨贯古今
  • 为了孩子们的更好的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精准·爱”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20日前往十堰市胡家营镇对孩子
  • 大学社会实践 08-25
  • 西建大学生三下乡:扎根乡间村落,探寻乡村振兴
  • 田间劳动助成长,乡村振兴聚新能——中国药科大学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茶山发展新答卷——中国药科
  • 西南大学学子三下乡: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