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书房”实践团队济宁组成员前往济宁文化馆参观学习

作者: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7月27日下午,“非遗书房”实践团队济宁组成员前往济宁文化馆参观学习,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体会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实践团队成员们在馆内参观学习了楷木雕刻与琉璃瓦的发展与传承。首先成员们通过观看楷雕的记录视频。通过对楷雕的探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这种优秀的非遗文化。曲阜楷雕是山东曲阜特有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尼山观、琉璃瓦、绢花并称为曲阜的四大传统工艺,又与碑姑、尼山砚并称曲阜三宝。其中三宝之一的楷雕如意,是曲阜传统的手工艺品。曲阜楷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据载它始于西汉初年,至清代工艺渐臻完美,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曲阜楷木雕刻之始为子贡所创,相传,孔子逝世后,子贡因思念恩师便用楷木雕刻了老师孔子和师母亓官氏两尊圆雕坐像,始创楷木雕刻。至21世纪初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它以当地珍稀植物楷树为原材料进行雕刻,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曲阜楷木雕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技艺精湛,品种繁多,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接着成员们参观学习了琉璃瓦制作工艺,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成员们了解到曲阜琉璃瓦制作技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更深地了解了曲阜琉璃瓦文化,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了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工匠精神的决心。成员们边走边看,覆盖在古建屋顶的黄色琉璃瓦件奇光异彩,光彩夺目。曲阜琉璃瓦的烧制操作十分复杂,包括塑型、挂釉、烧制等十几道工序,一件多彩的琉璃瓦成品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每一步都要做到极致、做至巅峰。通过实地观察,实践团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工艺的魅力坚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成品琉璃瓦曾用于孔庙、孔府、布达拉宫的修缮。
21世纪初以来,传统的楷雕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机械化生产对手工生产的冲击力太大。因此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在楷木雕刻的保护和文化传承上。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入感受了楷雕和琉璃瓦的独特魅力,也通过实践提升了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技艺带来一个更为广阔的宣传平台,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公共平台,可以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到钧瓷文化的魅力。为弘扬非遗文化团队成员决定以视频、文章的形式在不同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并产生兴趣。在这次调研过程中成员们清晰的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当代大学生都应肩负的责任。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6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华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 灯火之间,百年传承
  •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七彩青春志愿行
  • 华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温杯烫盏,慢品茶香
  • 我与人间对望,心中真情永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