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颍州 共助乡村振兴

作者:熊言杰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为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解决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巩固脱贫攻坚战的取得的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二十大中指出脱贫攻坚任务首当其冲。为了积极响应二十大,7月10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土豆窝创新实践团队在专业指导教师蒋开放和学术指导教师吕钊彦等的指导下赴阜阳临泉,开展了郭沟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工作。7月11日上午,实践团队在郭沟村展开调研活动。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队在郭沟村展开调研活动。在书记的介绍下,了解到了临泉县杨桥镇郭沟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们靠着传统种植业为生,收入微薄。临泉县是安徽北部的农业大县,郭沟村是之前临泉县的96个贫困村之一,直到脱贫攻坚任务的不断进展,郭沟村的村集体收入增多,老百姓收入增多,阜阳临泉县的2022年GDP总量是460亿元,2022年的增速达到5.3%。同时得知,由于马铃薯的经济效应过低,郭沟村种植大户大部分改种其他作物,实现脱贫的重要产业是种植瓜萎。
为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进行,皖西北综合试验站是安徽农业大学依据教育部、科技部统一部署,设立在皖西北地区的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创业孵化”四能统一的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自共建服务推广平台以来,共推广农业新技术81项,引进农业新品种428个,探索新模式12项,示范推广面积8万余亩,服务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116家,协助企业申报项目12项,技术服务290余场,共计服务2600余人次,开展集中培训51次,培训3756人次。自2022年以来,皖西北综合实验站内种植129个瓜果新品种,其中甜瓜品种43个、西瓜品种18个等,为种植大户提供了种植品种,同时加快了临泉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在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据郭沟村书记所言,如今的郭沟村已经不在是以前的穷苦小村。临近村庄,可以看到大片的玉米田和大豆苗田,据在村庄中调研农户得知,郭沟村的农户基本上都改种土豆为玉米等瓜萎类,因为种植马铃薯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过低。
7月10日下午,实践队员顶着炎炎烈日,随着工作人员进入田间地头实地测量调研,跟着老师后面了解到了郭沟村土地种植出现的问题,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给种植带来的影响,以及以前长年种植马铃薯带来的病害影响。土壤板结造成的植物根系呼吸受阻以及根的不能够正常发育。土壤盐渍化造成病虫害频发以及作物的减产减质,更是对郭沟村种植的打击。为应对此情况,郭沟村用粉碎的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
自2015年来,脱贫攻坚任务的正式启动,到2020年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这全国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郭沟村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年,郭沟村依托于高校实验站,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到如今郭沟村已经是国家示范基地。据悉,今年团队将继续进行郭沟村的实践调研活动,将继续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的真实工作状态,立足园艺专业,学习并夯实专业基础,真真正正的做一个“新农人”。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6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华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 灯火之间,百年传承
  •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七彩青春志愿行
  • 华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温杯烫盏,慢品茶香
  • 我与人间对望,心中真情永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