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探索:“从法正心”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浙江杭州

作者:邢文清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2023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从法正心”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浙江省杭州市,探索社区矫正制度有效落实的杭州经验。
杭州市在落实社区矫正制度上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其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强对被矫人员的法治教育;另一方面,其充分意识到心理干预对社区矫正效果的现实意义,从而创造出了一条具有典型意义的杭州模式。
基于此,小组对杭州市下辖的代表性社区矫正机构及相关公司进行调研,探究社区矫正的杭州模式。

(1)线上与线下联动,加强法律素养
社区矫正机构在组织开展普法学习时,顺应科技发展的趋势,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进行。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开展线下普法讲座的同时,也要求被矫人员通过“易帮矫”等APP学习线上的网课视频,既节约了被矫人员的时间、路途成本,使得被矫人员能够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学习法律知识,又能使被矫人员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
在参与度方面,被矫人员的普法参与度达到96.6%,在满意度方面,对目前的普法安排非常满意的被矫人员比例达到55.2%。
(2)学习与考核并进,提升普法质效
社区矫正机构在组织开展普法学习时,不仅注重法律知识的“输入”,同时也关注到知识的“反馈”和“输出”,通过设置考核试题的方式,以考促学,达到监督和提升普法质效的效果。对于被矫人员来讲,参与考核能够获取积分,积分是社矫机构评定被矫人员矫正情况的依据之一,因此,通过学习与考核结合的方式,能够提升被矫人员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3)普遍与特殊结合,培养法治意识
在社矫机构,开展普法教育的范围既包括与被矫人员过往的犯罪行为息息相关的主题宣讲,也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信诈骗、婚姻家庭法等。不仅在特殊预防方面发挥作用,让被矫人员认识到过往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及其后果,同时也在一般预防方面有所助益,有助于被矫人员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的提升。
杭州模式高度重视社区矫正与普法宣传的联动、法治教育与法律素养的提升。不同于简单的法律宣讲,杭州模式注重被矫人员法律意识实质性的提升。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6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深入政府调研 聚焦怀化农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