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队在此次调研过程中,除了总结杭州市作先进的社矫经验,还侧重对被矫人员的法律宣传,特别是其高度关心的法律问题,从而实现双向互动。
(1) 提升被矫正人员对犯罪事实的认识
在与被矫正对象交流过程中,小组发现部分被矫人员仍不认同自己存在赌博行为,其认为自己的行为属于“赌场打杂”或者是拿“彩头”,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其中。针对此,小组成员在法律宣传时,特意普及了主犯、帮助犯、胁从犯等概念及其区别,使被矫人员认识到帮助行为也可以构成犯罪;并从是否营利、赌资数额、以及赌博场所等方面,明确解释了赌博行为与娱乐活动的界限,帮助其增强对犯罪事实的认识,并在思想上重视社区矫正。
(2) 解答被矫正对象的相关法律问题
在访谈和宣传结束后,调研团队积极为被矫正对象解答社矫和赌博相关的法律问题,例如“因社区矫正,工作单位是否有权拒发退休金”、“在社区矫正期间,最远的活动范围是多少”等。这些都是与被矫正人员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通过重要法律问题的解答,小组成员们帮助被矫人员明晰自身目前的权利和义务,提升被矫人员配合社矫工作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团队成员还注意到部分被矫对象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基于此,团队着重向被矫正人员阐明了其在社区矫正期间可以得到的帮扶措施,以及社区能够提供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
团队成员制作了普法宣传手册,进一步帮助被矫正对象了解其在社矫期间的权利和义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