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学子三下乡:红色基因助发展,成效渐现乡村美
作者:吴佩桦 来源:吴佩桦
为了解廉江乡村发展情况,2023年7月15日上午,广东海洋大学“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GDOU农村金融探索者队在周华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廉江市“多彩良垌·醉美荔乡”近郊农(文)旅连片示范带上的精品村之一的中塘村实地调查。
近年来,廉江市通过千镇万村工程把整个乡村振兴示范带铺开,
中塘村把握住机遇,又在乡村振兴示范带融入了红色元素,现在村上已经建成集红色文旅、亲子旅游、党建培训、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些旅游收益将持续拉动中塘村的第三产业收入,给村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针对以荔枝、湛江鸡为代表的农畜业,村委副书记黄建良表示,得利于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塘村跟上廉江市政府打造品牌效益的决心,积极与农业专家合作,通过每年输送一批种植户进行荔枝种植培训的方式,将前人摸索出的经验分享出来,一步步精进荔枝生产技术与培育良种的控制能力,在控制病虫害方面更是摸索出了一套独有的防控技术。
目前,中塘村的荔枝品种有:妃子笑、桂味、黑叶、白蜡、糯米糍、鸡嘴荔、仙进奉等,产量一年每亩平均一吨多,收益大概一万元左右。其中,妃子笑的产量占据大头,主要是远销向北方,而针对广东本土,则是桂味更受欢迎。此外,中塘村在近年来引进培育了荔枝中的高品质品种——仙进奉,借此打开高端市场。在劳动力方面,有的农户加入了大型的荔枝生产合作社,如日升合作社、众升合作社等,以集体的优势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来刺激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的农户则选择向银行贷款,而这时,中塘村则会向有农业融资需求的农户提供金融助理的帮扶,及时解决农户对农业贷款的疑问,积极帮助农户申请贷款以及农业保险。
周媛媛书记指出,目前中塘村的荔枝产业链难题依旧存在。首先是为了防控病虫害和提高产量,目前中塘村的施肥模式是采用化肥和有机肥结合的方法,且在统一农户的模式化施肥方面取得了统一意见的成果,但是在把控有机肥和化肥的比例上,还是不够精准,而这些比例,是肥料影响荔枝口感的关键。除此之外,荔枝作为农产品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硬伤,市场价格波动大,保鲜技术无法跟上等。荔枝的收购价会远低于市场价,而在不同时期出售荔枝,也是影响收购价的关键,在大批荔枝上市前抢跑市场和在大量荔枝涌入市场时出售荔枝,其收购价每斤可能存在2-3元的巨大差距。哪年的荔枝收成好,荔枝收购价会降低,要不要考虑减少投入或者在什么时间点出售荔枝,能避开低价收购期,则成为了农户们和中塘村村委会头疼的地方。黄建良书记表示,由于荔枝是无法脱离枝叶保存很久的,所以使得荔枝的运输成本普遍偏高,而且荔枝的保鲜技术要求很高,使得荔枝在外地的售价很高,但是农户本身获得的利润却不多。周媛媛书记还补充到,荔枝的采摘成本高,也是提高农户净利润的一个难点。由于荔枝果实的脆弱性,无法采用普通果实统一机械化采摘的机器,只能人工采摘,人工采摘不仅效率无法与机器相媲美,人工费也高出不少,这使得农户的收入一压再压。
在提到中塘村今年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时,黄建良书记表示,撂荒地一直是中塘村头疼的问题。土地使用,要按比例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但是分散的丘陵水田,既不方便农户耕作和实现机械化,也不一定适合耕种,很难达到政策上要求复耕的比例。目前中塘村的撂荒地是5-6亩地左右,非常的分散,但是目前政策也无法允许村民间的土地流转置换,无法使用机械化农作致使人工费上涨,农户种地赚不到钱甚至亏钱,往往积极性不高。解决办法之一就是通过利用外包农田把农田的收益发挥出来,用数量优势把农药、肥料、种子价格打下来。但是政府把耕种红线控制的非常死,分为林地和种植用地,经济类作物无法种植且撂荒地的占比率非常高,这使得农户耕作一年的辛苦得不到付出,能盈利的农作物可操作性低。且农业风险较大,一般体现在农作物易受天灾影响且市场价格波动大,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负责人非常认真详细地向我们讲述了村里的问题,和我们讨论撂荒地的利用以及提高农民积极性的问题。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7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