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汉字之源,悟汉字之美——青烨队开展汉字文化教育课程

作者:张凯茵 来源: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委员会青烨实践服务队
汉字,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力量,横平竖直,端庄大方,更有一种文字的生命之美。7月10日上午9时,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青烨队在清远市连南民族高级中学开设“歪歪扭扭,图画文字”汉字文化教育课程,本课程共二课时,由文教组Dabby老师——戴福驰担任主讲员,共同在汉源的知识海徜徉。

课程伊始,主讲员从“汉字拼音化”的争辩出发——“为识字率的提高,我们做过什么?”,结合现实生活中对于汉字与拼音的使用情况,从而激发同学们探究汉字起源的兴趣。

课程来到极具探索奥妙的汉字的起源和性质,主讲员通过介绍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刻画符号等原始记事方法,同学们虽然对这样专业的文字学知识较为陌生,但更增添了他们的求知欲,积极参与课程,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同学们从好奇到探索,打开文字学的魅力大门。

溯汉字之源,激学字之兴趣。溯汉字之源,解汉字之奥秘。主讲员沿着历史演化的脉络讲解原始文字向成熟文字过渡的阶段性特征,能够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汉字诞生的过程,增进对汉字历史和文字学知识的了解。

第二课时,同学们收到特别的“礼物”——陶艺活动的工具、手册以及材料,主讲员向大家讲解仿作陶艺文物的要领,将汉字与陶艺相结合,把汉字本身所具备的字形与字意和它所内涵的文化元素和陶艺造型语言相结合。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从产生开始,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就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同学们不仅可以了解不同阶段的文字的特征的原因,深入理解文字学知识,同时可以增加对陶艺制作的了解,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指出,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希望每一位同学们都能穿越时空,在一笔一划间学习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史,领悟汉字之蕴,领略汉字之美。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 韩城市欣怡坊手工专业合作社(韩城绣庄)是韩城一家致力于韩城民间手工技艺传承的纯手工工艺品店铺。20多年来,韩城欣怡坊手工专业合作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
  •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先进、强信念”暑期社会
  • “碳”识未来实践团参观灵璧光伏基地,采访机械公
  •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先进,强信念”暑期社会
  • 褒扬金寨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 褒扬金寨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 南京审计大学铭心寻访社会实践团队安徽小队于2023年7月23日前往金寨县烈士陵园进行参访,缅怀革命先烈,体悟红色精神。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
  • 广海学子三下乡:聚焦农业气象服务,倾听天地心声
  • 滁州文化之旅:追寻王禹偁的行迹
  • 滁州文化之旅:追寻王禹偁的行迹
  • 为了深入挖掘滁州中华文化遗产,着重研究王禹偁在滁州的诗文创作和行迹,系统整理其在滁州一年半时间内的诗文创作,研究琅琊山风光和滁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