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渔村——乡村振兴助转型
据史料记载,元代福建籍的渔民常在妈屿岛打渔。为了祈求平安顺遂,他们在岛上建立了妈祖古庙。随着贸易的发展,许多来自汕头和鮀浦等地的渔民迁居到岛上,方便出海打渔。根据妈屿社区居委会干部介绍,截至目前为止妈屿岛的户籍人口超过2000人,常住居民有800多人。捕鱼是岛上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随着妈屿岛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妈屿岛的生态环境和外观得以焕然一新。它迷人的海岛风情和丰富的渔业文化,使妈屿岛成为广东农房风貌提升的名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岛屿的魅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吸引了一批吃、喝、玩、乐、住等新产业入驻妈屿岛经营。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的身影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商铺林立的海边路,关于渔港风情、渔业文化、渔民生活等主体鲜明的彩绘都让人流连忘返。
产业多元——渔民生计质量提升
妈屿岛,这座昔日的渔岛,依然保留着渔村的历史印记。岛上的居民大多数依然以打鱼为生,晾晒海产品的场景随处可见,渔网修补的技艺也在代代传承。
妈屿岛的文化建设着力在渔业文化、海防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等方面体现特色。关注渔民生计,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岛民有生计、社区有活力的目标。
不仅要让“面子美”,更要让“里子实”。近年来,妈屿岛倾力打造特色文化符号,通过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渔岛生活,社区实现了增加就业、促进创业、带动产业的目标,为岛民们增收致富开了好头,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妈屿岛依托丰富的海洋风情资源体系,通过艺术复兴乡村,借助网红经济注入活力,发展大地艺术创作、渔家生活体验、海洋风情度假、海鲜餐饮美食。在实现乡村美的同时,又能兼顾民生,实现共赢。让妈屿岛的人居环境整治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安全防控——守护平安海岛
近年来,妈屿岛十分重视岛上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并在岛上的主要街道、码头等显眼位置安设了40余张安全宣传牌匾。此外,妈屿岛还联合妈屿社区干部、渔民代表建立了“三级调解”制度,包括派出所、社区调解委员会和编外调解队,以帮助群众化解各类纠纷,帮助渔民发展水产养殖,积极推动渔民转产就业、转产致富、改善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共治、文明共建。
通过本次“终究还是我们队”队员探访的粤东的汕头经济特区的妈屿岛,我们对当地古老的渔家民居、迷人的海滩和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些独特的文化魅力都为妈屿岛增添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调研过程中,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终究还是我们队”的同学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知识,通过向妈屿岛当地居民和游客分发调查问卷,了解妈屿岛旅游业和渔业的发展。“终究还是我们队”队员运用专业知识充分分析当地渔民生升级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与纠纷,为妈屿岛发展特色产业提出建议,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