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语言文字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和战略资源。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性语言,其统一性、交互性、承载性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本次调研深入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全州县,依托“学校、村居村社、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开展支教推普、理论宣讲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学习、体悟、践行”的社会实践三部曲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推普‘语’你同行,助力乡村发展”乡村振兴实践团结合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开展“学好普通话,党在我心中”党史学习宣讲、红色情景展演朗诵、“我是小小宣传大使”等活动,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五育”融合发展,加强乡村中小学经典诗文教育、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丰富乡村校园文化,推动师生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生活交流,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依托田园风光、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实践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毛竹山村,了解其发展现状,深入探究“党小组+”模式的效用,为神农稻博园拍摄照片与视频,通过推广宣传视频促进示范基地的旅游发展,进一步提升其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更好地助力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更上新台阶,为当地注入语言文化内涵,积极探索语言文字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模式;聚焦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特色产品等产业,发挥语言文化在宣传推广、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开展乡村振兴“推普与电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开设直播平台与村民一起用普通话进行直播带货,帮助乡村招商引资、品牌打造、产销对接。
实践团成员在实践活动中积极锻炼个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把商院莘莘学子的风采展现的淋漓尽致,让党的政策理论用青年青语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将普通话推广落地落实,促进传承和弘扬中华语言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乡村有最艰巨的任务、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巨大的潜力。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承担历史使命、助力乡村振兴,普通话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