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7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心蔷引航孤独症公益服务实践团全体成员于中美术馆门口进行了“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儿童”义卖活动。本次义卖的商品全部由北京市朝阳区启蕊康复中心的各类发展障碍人士亲手制作,种类多样,具体可分为纸浆画、钻石画、手工散珠工艺品、手工皂等。本次义卖所得收入将全部无偿捐献给启蕊康复中心,为各类发展障碍人士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职业教育、生活护理及托养服务。
万事开头难
当天正是大暑的节气,下午2点更是全天温度顶峰的时候,此时的中国美术馆门外,称上一句“蒸笼”也不为过。作为初出茅庐的大一学生,北京科技大学心蔷引航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也是手忙脚乱,但当“星星树”的海报被挂好,大家心里便仿佛有了根定海神针,支桌子、摆商品、贴价标,新任“摊主”们对着来往的游客与行人“行注目礼”,遗憾的是,没有多少人停留,桌上依旧满满当当。偶有路人发出好奇,“摊主”们争相解答,努力想要达成今天第一单。挑选了几张品相不错的钻石画,部分成员们在游客中穿梭“引流”,还是收效甚微。
渐入佳境
通过短暂的讨论,成员们决定改变交易地点,定为人流量更大的地铁口旁边。
熙熙攘攘中,不少行人注意到了这方与卖帽子、卖水的摊贩格格不入的义卖小桌,成员们的推销口才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收到过最多的提问还是‘这是孤独症孩子们自己做的吗?’每当他们得到肯定的回答,总是一脸惊讶,我们也为那些孩子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无论是珠子串成的心形收纳盒、美人鱼笔筒,还是可爱的小猫钻石画,以及造型各异的手工皂、满怀童真的纸浆画都在汹涌的人潮中得到新的归宿,代替它们留下的则是一份份善意与理解——“加油,希望星星的孩子们可以快乐地生活”“钢院的年轻人好样的!”“原来自闭症孩子们可以自己做手工”。
爱意传递
除了义卖,一位身穿白色文化衫的队员也手持画笔穿入人群,每一次驻足都在渴求爱的回应:“请您在空白处写下想对孤独症孩子们说的话”。那个午后,五彩的笔迹由中文、英文、俄文和葡萄牙文交织而成,绘成一片绵软的爱意。语言不通,心意相通。前人温暖的话语,也给了后人提笔鼓励的勇气
。
收获与感动
长达三小时的义卖圆满落下帷幕,收拾好桌板与海报,捡走带来的垃圾,大家踏着霞光回到校园,继续为明天的活动做好准备。
义卖过程中也有很多小插曲。在展板的对面,曾有一位严肃的大叔面色不虞地观察了我们许久,最后走来让看管摊位的同学为他挑选三幅画,麻利地付钱后,他轻声说了句“这三幅画,是我买来送给你们的,你们就收着吧。”大家的心里一阵温暖。

回程的路上,意外的招呼声让我们的步伐停滞,“怎么?穿了工作服就不认识我了?”惊讶之下大家也辨认出来,这不是那位好心大叔吗!一时间,欢笑又充满这片空间。
“我和路人们对视,他们的眸子里满是善意。”原来这世界上爱和感动常在,只是我们的心没有准备好去拥抱他们。可能有人不理解我们的行动,不理解孤独症孩子们,但是有太多太多的人给予了我们真挚的帮助。商品有价,善意无价;爱意长存,理解万岁!
希望通过这次义卖活动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到孤独症儿童等发展障碍人士群体,通过传递有关知识,减少大众误解,去除孤独症污名化……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来日方长,行而不辍,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