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的阴影下,西柏坡——这一久负盛名的红色革命圣地,如一部沉重的历史长卷,静静地等待着新一代年轻人去解读。2023年7月15日,在夏风微热的时节,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新时代红色精神传承与弘扬路径研究”小队,踏上了这片土地,以寻访先烈的心跡和追溯革命历史为使命。
西柏坡,一个悠然掩匿在太行山脚和华北平原交界处的乡村。山环水绕,地理优势独特,如同一个历史的舞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共和国屹立不倒的历史篇章。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此地,用红色精神洗涤心灵,又次强调要在这样的土地、这样的历史中,汲取革命精神的养分。因此,“新时代红色精神传承与弘扬路径研究”实践团队选择了这里作为他们暑期社会实践的起点。
图 1为团队队员于纪念馆前合影 实践小队成员 陈晚心 摄
实践队员们穿越纪念馆的时空门槛,将自己完全浸入那份史诗般的革命记忆中。他们沿着展览的线索,听着讲解员口中西柏坡作为革命圣地的逐字解析,内心被一种庄重的情感充实。他们走过珍贵文物,解读历史的文字与图片,都仿佛能听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血汗书写的篇章,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为了国家和人民不屈不挠的斗志。
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至2014年,这个纪念馆内已珍藏超过两千件的革命文物,其中一级文物更是多达15件。这些不仅是历史的物证,更是中共中央和各级领导在西柏坡期间革命实践的具象记述。在这样的指引下,队员们对纪念馆的管理和运作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更深刻地感受到传承和保护这段革命历史的重要性。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张文靓深情地表示:“这次实践之旅让我更加深入地领悟到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轨迹,对先烈们无私的付出和高尚的奉献也充满敬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 2为西柏坡纪念馆内西柏坡村周边模型 陈晚心 摄
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山,碧蓝的水,都是如诗如画的历史长廊。走出西柏坡纪念馆,实践队员们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和对革命精神的深沉情感回到现实。他们坚信,参观纪念地只是开始,真正重要的是将这份精神内化为实际行动,时时刻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秉持着对原初使命的忠诚,始终不忘,持续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