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农业变迁,感时代飞跃
作者:张敏
来源:直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食”得初心实践队的一员,我很荣幸参与到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中来,来到寿光市田柳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进行调研,了解当前农业发展水平。
调研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实践活动出发前,我们首先查阅学习了大食物观方面的知识。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包括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部署。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农业生产设施的进步完善,先进的现代化生产方式逐渐取代旧生产方式,粮食和各种各样的蔬菜生产产量提高,这正是大食物观的体现。
在实践活动中,当地民众热心参与采访。我们了解到,在过去,人们每户守着几十亩田地过活,大多从事人力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现在田地大多流转承包,农业大户承包大片田地使得田地得到统一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技术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更多先进农业设施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如直升机打药、大型泵水灌溉器、栽苗器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产量。
当地特色大棚种植技术的发展使得种植蔬菜的种类多元化。蔬菜种植可达到一年两茬,菠菜、茼蒿等叶绿类蔬菜甚至能够达到一年四茬。蔬菜种植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使人们的餐桌上出现越来越多种类的食物,推动了国民饮食结构发展完善。推动大食物观的发展,需要落实藏粮于技,提高粮食产能,实施科技强农,把重点放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新型能源替代技术的开发,食品储藏职能装备的制造等领域。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生产的发展进步,但也发现农业的发展仍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有些田地仍未参与到土地流转中,小家庭种植的生产模式仍然存在,部分土地仍采取大水漫灌等种植方式……另外,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大食物观没有太多了解,不能准确说出大食物观的含义,但是从他们的描述中我能听出大食物观的思想已经逐步渗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他们的饮食习惯产生了影响。
实践活动已经结束,我们通过实践活动对当地农业发展进程进行了了解,从小点出发认识到当前国家大食物观的发展进程,农业的发展变迁折射时代变迁,大食物观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理念仍需进一步宣传。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对提高水果蔬菜等的产量,培育其新品种起到重要作用,进而也能够推动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建立。优化保障理念,树立大食物观,是保障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食物消费理念升级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在平日的饮食中,我们要注重各类食物的搭配,积极助力大食物观的确立。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4-02-25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游”展文翼调研团早期调研成果展示
- 经过将近二十天的自主调研,无论是文案组还是资源组均已收集到丰富多样的可用素材资源。该阶段成果在线上会议中由相应成员依次汇报总结
- 大学社会实践 02-25
- “游”展文翼调研团队预定规划实行
- 本团队由组长陈蕊领导,团队成员划分为文案组、资源组两大小组,此外还有特定的美工、宣传成员。项目主题为探索网络游戏社区赋能中国优
- 大学社会实践 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