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同时深入贯彻学习安徽省合肥市关于“红色小管家”制度方面的重要指示,2024年7月5日,化学与化工学院赴锦绣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锦绣社区进行调研。
精准导向,筑牢根基奠定“内动力”。“小事”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治理需针对人们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团队必须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强化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促使问题解决。在活动开展前期,团队成员前往锦绣社区紫云居委会,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团队成员前往社区担任“劝导员”,亲身体验社区的日常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找症结、理思路、解难题,在实践中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垃圾分类真正办好办实。
谋篇布局,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专题对接会上,锦绣社区团委书记刘小雨表示,锦绣社区在开展“红色小管家”活动同时,也非常关注社区垃圾分类困难的现状,她希望团队成员能够提出有效可行的实践方案,在基层工作长才干的同时,真正做到为基层工作出策略、谋发展。
丈量实地,因地制宜提高“执行力”。做好民生工作,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烦心事做起,需要每位社区工作者日积月累的“尺寸之功”。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建聚人心,红色小管家”主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锦绣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分为三队,分别与紫云、天都、天门湖居委会“红色小管家”对接,体验“红色小管家”的一天。从细微处着手,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次实践活动是在深入调研中推动垃圾分类建设与“红色小管家”在社区走深走实,同时让志愿者在实践的磨砺中守初心、担使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