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浙农林大学子为开化乡村留守儿童带去生态竹育课程

发布时间:2024-07-08     阅读
为丰富乡村留守儿童暑期生活,传播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及实践成果,7月8日,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竹育未来 青春桐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衢州市开化县桐村镇中心小学开展生态文明科普宣讲,开启了为期14天的“三下乡”之旅。


桐村镇是位于开化县西南部的一个山区镇,多年来,桐村镇中心小学依托桐村的乡土竹种资源,开发竹特色课程和系列美育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基础。桐村镇中心小学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假期缺少托管服务,于是主动寻求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帮助,希望大学能帮助开发暑期竹主题科创课程。
蝉鸣七月,万物葱茏。由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竹育未来 青春桐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历经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桐村镇中心小学。夕阳的余晖给连绵的山峦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山谷中升腾起薄薄的雾气,让实践团成员对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


 实践团成员将全校各年级留守儿童分为五个小组,分组开展“识竹米,播竹种”活动,带领孩子们依次前往学校外围菜园空地现场铲土,放入各自分配的花盆中,现场秩序井然,为接下来的课程和活动有序开展做了一个好的铺垫。





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剥开一粒粒竹种的外皮,小心翼翼地放入自己的小花盆中,并花盆上写下给竹子起的名字,期待几周之后种子萌发破土而出。“老师,它什么时候会长出来呀”“老师,我可以把我的竹子带回家养吗”,大山里的科学教室回响着孩子们充满求知欲的提问。“识竹米,播竹种”活动引起了孩子们的热烈反响。






“我的老师告诉我,培育竹子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实践团成员这样说道,将自己课堂所学以另一种方式传授给当地的留守儿童们,内心无比兴奋。
教育或许不能在短时间内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改变,但实践团成员相信每次有意义的课堂,每次真诚的陪伴,都将有其意义。希望可以用有限的知识浇灌孩子们心中的种子,浇灌校园里的一个个梦想,浇灌大山里的一点点星光。
接下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怀揣赤诚之心,为乡村留守儿童带去“竹之问:竹子生物育种科技”“竹之用:竹林碳汇科技”“竹之韵:中华文化的代表元素”等竹主题研学课程,帮助孩子们以竹之品格、塑造人格,以竹之智慧,启迪思维,以竹之精神、追逐梦想。

 
作者:文/余思颖、曹雅聃 图/曹雅聃、蔡伟、贾福森、张明宇    来源:竹育未来 青春“桐”行 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长安大学赴直罗镇战役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 山东建筑大学承艺匠心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纸艺传承 匠心独运
  • 倾听革命历史声,筑牢红色理想基
  • 倾听革命历史声,筑牢红色理想基
  • 7月11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寻根革命文化圣地•讲好行走思政大课”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开展了“三下乡”
  • 大学社会实践 07-14
  • 童心筑梦,爱伴成长
  • 传承红色文化,再续时代风华
  • 传承红色文化,再续时代风华
  • 百年征程历久弥新,文化星火代代相传。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守护华夏净土,7月14日上午,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暨动物科研学
  • 大学社会实践 07-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