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感悟生命的力量,赓续“竹石”精神,7月9日,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竹育未来 青春桐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衢州市开化县桐村镇中心小学继续开展以“竹之问:探索竹子奥秘”为题的第一期研学课程,围绕探索竹子的观赏特性和生长发育过程,从而唤醒孩子们对生命的认知和思考。来自桐村镇各村的40余名留守小学生参加此次研学课程。

实践团成员从“最”竹子、“识”竹子、“研”竹子三个部分出发,向孩子们介绍了我国竹子种植的大致情况。在实践团成员的讲解和解答中,孩子们由浅入深地认识到世界上最大的竹子、最小的竹子、竹林面积最大的竹子、最具有观赏价值的竹子以及各种不同秆形、秆色和叶色的竹种,了解到身边以及周边山林中竹子的生态价值等重要作用,初步接触了生态兴则文明兴这一重要理念。


在“研”竹子这一部分,实践团成员结合纪录片讲解,帮助孩子们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感受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引导孩子们感悟竹子立根于破岩中的内在精神,鼓励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循着“竹”迹而前行,向着阳光而生长,像苍翠的青竹一样傲然挺立。

“竹之问:探索竹子奥秘”第一期研学课程结束后,孩子们纷纷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竹子。他们以手为笔,以竹为梦,一件件生趣动人、各具特色的作品正是孩子们对竹石精神的深刻感悟。


绿意常在,竹满青山,实践团成员将追随青竹翠影,以青年力量投身于实践,在一步一个脚印中找寻那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和执着,在草木生机中留下实践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