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不仅要将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带到农村基层,更要提升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7月8日,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持‘智’以恒·青春同行”乡村振兴促进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深入农业基地,前往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凤安社区凤山果迷果园开展了“智慧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宣讲活动。
实践团成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贴近居民农业生活的讲解,让居民们深刻体会到农业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实际帮助。

(图片为实践团成员杨昌玉讲解“智慧农业”知识 罗雨摄)
实践团向农民交流农作物种植经验,一位种植玉米的农民提出,在农业种植中,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浇水、施肥、松土,比如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在拔节孕穗期和结穗期是需要大量营养,此时就需要适当的追加施肥3-4次,这样种出来的玉米才会在长势、口味各方面好。
(图片为实践团成员杨昌玉、陈思源与居民互动 罗雨摄)
根据智慧农业科技最新发展成果,实践团为当地农民介绍讲解了物联网技术在农田检测、智能灌溉、智能养殖等方面的先进成果,详细展示了计科学院实验室搭建的农业数字孪生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实时天气监测、空气质量检测、雨水收集循环利用、水肥一体化等多项智能化板块,通过分析具体的样本和数据,实现高效管理。
此次活动让凤安社区的农民们对智慧农业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效益有了更多了解,不少农民表示对于水肥一体化等新型智慧农业深感兴趣,希望能够在恒合乡凤安社区实现农业科技系统的搭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真正实现恒合乡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