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伟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嘱托践使命,感恩奋进新征程,7月10日,“颂渠”青年志愿宣讲队赴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主干渠进行实地考察、实践学习。
高山无言,渠水有声。林州自古是一个十年九旱,水缺贵如油的地方。巍峨太行山,雄壮红旗渠。“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1960年2月10日,林州开始实施“引漳入林”工程,经过十年苦战,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团队成员以渠为主线路,溯流而上,采取“走、访、拍、讲、写”等形式,在真看真学真听中感悟思想。走在石块交叠垒成的渠岸上,红旗渠的壮丽景象映入眼帘,蜿蜒渠水引领着队员们走向深处,大家讲着红旗渠故事、唱着红旗渠歌曲,迈着坚定的步伐在一米多宽的渠岸上穿行,响亮的口号响彻着山谷。
随后,团队成员又前往红旗渠分水闸近距离地触摸历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分水闸的纪念楼,在纪念楼的楼顶高悬着郭沫若亲手提笔的苍劲有力的“红旗渠”三个朱红大字,在分水闸的一侧有一幅“红旗渠总干渠通水”的图片,图片中人山人海,大家都欢呼雀跃庆祝着这个伟大工程的顺利完成,从中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修建红旗渠的不易和林县人民的高兴。
走渠不易,更知修渠维艰。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吃苦”体验。也是一堂生动、立体、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课”。通过重走红旗渠,团队成员进一步感受到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明白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真谛,体会到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继承红旗渠的精神,将其转化为自身日常奋斗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