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基层先锋,汲取榜样力量
时逢夏日至,沐光共前行
“赤日清风无处寻,别院深深夏席清。”时方七月,夏荷伴着蛙鸣,树影听着蝉叫,勾勒出葵岭村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卷。广东医科大学红色印记实践团——宁夏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葵岭村与新时代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与退伍老兵进行交流访谈。据了解,一直以来,葵岭村都传承着红色革命基因,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为更好深入传承弘扬红色榜样精神,宁夏三下乡与葵岭村村委协商,于7月10号开展采访革命先锋的活动。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基层先锋的故事,进一步理解了红色革命精神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故事细道来,教诲动人心
7月10日下午4点,宁夏三下乡服务队成员身着志愿者服来到葵岭村村委会所在地,对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与退伍老兵展开了交流访谈。
在与退休老干部的采访中,志愿者首先对老干部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今年71岁的这位老干部童年时期恰逢人民公社化,生活十分艰苦,读书阶段遇上文化大革命与学制改革,读了九年的书便去了部队当兵,原本作为一名高中生进入部队是十分有前途的选择,可又遇上了部队制度改革,他认为自己生不逢时,但尽管如此,在当兵报效祖国与当干部服务人民期间,他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当志愿者问到“您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有什么叮嘱”时,他说:“你们读医的学生非常辛苦,既要学医术又要学医德,将来为党也好,为人民、为国家,要做出一些成绩不容易,按我的要求来说是,‘医德’十分重要。你们要好好读书努力,年轻人要争取进步,抓稳在社会的立足点!”老干部的高尚品质与这一番谆谆教诲,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位前辈的敬业奉献与对青年的殷切期盼。
图为志愿者对老干部进行访谈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通讯员 黄烁 供图
随后,志愿者对退休老党员进行了采访。这位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十分健谈,为我们讲述了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经历,以及在工作中的故事。当志愿者问到老党员是什么时候考虑退休时,他说:“应该把机会留给更多的年轻人了。”;当志愿者问到这位老党员在工作期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时,他说:“我一生平平淡淡,没做过什么大事。”;当志愿者问到老党员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感到满意时,他笑着说:“很满意,也很开心能看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国防科技方面发展迅猛,中国共产党茁壮成长。”老党员提到,‘年轻人要要求进步,大家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相信有争取才有进步。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要好好干。’信仰在心中根深蒂固,爱国情怀在生活中绘制成永恒的画卷,老党员豁达的胸襟和坚定的步伐激励我们砥砺前行,为党的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图为志愿者对老党员进行访谈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通讯员 黄烁 供图
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在对退伍老兵的采访中,我们进一步了解老兵的军旅故事,切身体会老兵精神。今天,虽然已经是安享晚年的年纪,但这位老兵眼中仍闪耀着曾经的荣光。谈及何时进入部队时,他兴致盎然地说:“1968年,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军人,我认为当兵一点都不辛苦,是十分快乐的一次经历。”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位同志虽已高龄,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国家艰难时刻,仍然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寸寸丹心不朽,英气凛然传荡。志愿者们亲耳聆听老兵讲述难忘的从军经历,切身体会到军人的血性和对祖国纯粹的爱,认识到革命老兵精神是保家卫国、无惧生死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红色精神。我们每个人都由衷地产生了崇高的敬意,感叹如今盛世的来之不易。广大青年学子都应传承红色老兵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图为志愿者对退伍老兵进行访谈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通讯员 陈秀榕 供图
宏图待奋进,携手谱华章
穿越历史的云烟,峥嵘岁月历久弥新;伴着岁月的回声,征途历程气势如虹。通过这一活动,葵岭村与志愿者们携手对其红色革命文化进行赓续传承,通过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要深刻铭记前辈们的伟大精神和谆谆教导,传承他们的火炬,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榜样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三老与志愿者合照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通讯员 蔡铭哲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