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水稻史 漫漫制种路
浦城历史文化悠久,种植水稻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汉闽越王余善临柘溪之滨筑城曰浦城,建安元年置汉兴县,后又改名为吴兴县、唐兴县、武宁县,这三次皆以国号命名,可见浦城之重要性。
今天前往水稻种业科技小院和水稻种业实验基地,了解探求种业知识。

浦城水稻科技小院 蒋云林老师 摄

浦城水稻种业科技小院示范基地 蒋云林老师 摄
上午主要听讲林老师对于该示范基地的由来,以及用处,知晓本次制种所用水稻田约有12000亩,约占忠信镇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了解种业公司在农田制种的大致流程。
下午走进科技小院,聆听吴建副镇长对于浦城水稻历史的讲解。

吴建副镇长在科技小院讲解浦城水稻史 蒋云林老师 摄
吴建副镇长讲到浦城水稻种植面积以及水稻生产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2.6万亩,而忠信镇又是浦城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大镇,全镇种植面积2.6万亩。又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依山傍水,森林覆盖率高达70%几,又是三江的发源地,土壤肥沃,受台风、地震带的影响小,且昼夜温差大,对水稻种植不适温度全年大约只占20多天。相对于目前的制种大县——建宁县,浦城在这方面的优势巨大,发展趋势越来越好,特别是《种子法》改革之后,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所以有很多大中型种业公司看到这点来浦城进行育种。

近八年浦城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变化示意图 曾子豪 摄
浦城的水稻历史悠久,不仅仅限于水稻的种植,也在于徐坤良等9位前辈不远万里的背负全镇人民的希望前往漳州龙海、海南学习水稻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