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12     阅读

  2024年7月9日,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傩文化传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池州梅街傩文化展示馆与梅街镇刘街社区党委副书记许鑫磊就傩文化传承发展和乡村振兴展开深入探讨。
  傩戏是中国古老的民俗,也是富有宗教色彩的一种民间艺术,在安徽池州一带流行的傩戏更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是池州本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副书记表示,传承非遗文化需要宣传与发展,愿意给实践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愿意探寻借助青年力量宣传池州本地非遗文化,持续推进非遇文化健康、稳步地发展,传承民间艺术,弘扬非遗文化,凝聚奋进力量,全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随后,许书记与实践团前往展示馆各展区,带领实践团深入了解傩戏的历史渊源、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在展示厅,珍贵的图像资料彰显出了傩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保存完好的各类傩面具、服装、道具、砌未等实物是傩戏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傩戏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在与许副书记的交谈之中,我们意识到了文化是“活”的,动态的,跟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傩戏就从最初庄严的祭祀,逐渐发展到了民间,经历了逐疫,酬神,世俗化三个阶段。如今傩戏的宗教色彩早已淡化,是一种供人消遣的娱乐活动。可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涵是傩戏存活,并且焕发精神活力的关键。不仅仅是傩戏,这对任何文化都适用。
  具体来说,变的可以是傩戏中的动作、服饰等外在表现形式,内容方面需要与时代内涵相挂钩。傩戏中晦涩难懂的戏文也需要专业人员来解说。手握非遗这把好牌,通过普适、易懂、富有趣味的方式打出去,大家愿意看,传播就成功了一半。不能变的应该是傩戏的精神内核:是对古老的中华文化图腾的崇拜,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景……
  傩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基因,是中华民族对自身特性和自豪感的认同,是中华儿女挥不去的“乡愁”。
时代赋予我们“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伟大使命,新时代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傩戏文化,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余亚    来源: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长安大学赴直罗镇战役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 山东建筑大学承艺匠心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纸艺传承 匠心独运
  • 倾听革命历史声,筑牢红色理想基
  • 倾听革命历史声,筑牢红色理想基
  • 7月11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寻根革命文化圣地•讲好行走思政大课”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开展了“三下乡”
  • 大学社会实践 07-14
  • 童心筑梦,爱伴成长
  • 传承红色文化,再续时代风华
  • 传承红色文化,再续时代风华
  • 百年征程历久弥新,文化星火代代相传。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守护华夏净土,7月14日上午,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暨动物科研学
  • 大学社会实践 07-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