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福建省听力障碍儿童生存发展情况,体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感受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现状,7月11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寻声”实践队到达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省残联”)开展调研采访活动。
实践队队员围绕听障儿童康复条件与困境、特殊儿童教育帮扶现状、制度优势与实施情况三个方面展开调查。在与省残联机关康复部吴秋兰女士的深入探讨中了解了福建省在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情况持续向好的趋势。据介绍,福建省通过实施一系列救助项目,如人工耳蜗救助计划、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等,为听力障碍儿童提供了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同时,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听力障碍儿童事业,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吴秋兰女士表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省听力障碍儿童数量逐年下降,康复情况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听力障碍儿童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省残联教育就业部二级调研员游水平先生接受了实践队员的采访,他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福建省特殊教育发展情况,实践队员了解到,在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福建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六措并举,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在“抓统筹”上下功夫,“建体系”上做文章,“强保障”上使劲力,“促免费”上求突破,“壮队伍”上谋长远,“谋创新”上动真格。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坚定了以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为打造更加美好、平等的社会而不断奋斗的决心。

对于实践队员近日开展的特殊教育支教活动,省残联表示鼓励与支持,队员们在和省残联工作人员的亲切交流中明白:即使带来的是“小变化”,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大温暖”。青年学生更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