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红色文化、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血脉、发扬红色精神,推进新时代大中小一体化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状况调研。7月17日,由山东理工大学“爱之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中的退伍军人为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镇明德小学学生开展思政课堂,以“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复兴之魂”为主题,向学生讲述了雷锋以及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预先奠定了思想基础。
课堂上,同学们齐坐在座位上,聆听着一篇篇红色故事。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感人的历史事迹,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下,仿佛重现于学生们眼前,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深切认识到今日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正义、勇气、奉献、爱国的正面价值观,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塑造。
通过对雷锋同志个人简介和成长历程的阐述,旨在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伟大起源于平凡”的真谛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雷锋的故事,虽质朴却充满力量,为学生们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抉择,成就非凡人生。同时也激励学生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通过讲述雷锋的故事,不仅向学生传递了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更激发了他们对服务与奉献的深度思考。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学生们将更加明确自身的责任,积极投身于服务他人的实践中,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的尾声,老师向学生讲述了自己参军入伍时的珍贵经历。老师通过当时记录的图片和视频,讲述了那段难忘的军旅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爱国烈焰。学生们被老师的军旅故事深深吸引,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和敬仰。老师的经历不仅让学生们对军人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更使他们对“保家卫国”的崇高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红色故事的形式开展红色思政课,将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依托,将红色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之中,不仅促进了思政课堂的建设与发展,更能让学生体悟和平的来之不易,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