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心怀六安红土,足行红色万里

发布时间:2024-07-20     阅读

 

  7月13日下午,桂林理工大学“心悟六安红土韵,三校联袂思政行”社会实践团与同济大学、皖西学院的实践团在中共六安市裕安区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六霍起义纪念塔及其纪念馆和独山革命旧址群。这是一次让我们印象很深刻的实地实践。我们身临其境,亲身走进六安独山革命文化的始发地,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三个维度了解六安的红色历史文化。

  图为桂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皖西学院三校实践团合照 (通讯员 姚婷婷 摄)

  独山暴动打响了六霍起义全面爆发的第一枪,组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革命武装——安徽第一游击纵队,同时也建立了第一个工农民主革命政权——三区工农革命委员会。时过境迁,我们走在曾经这边土地上,脑海浮现着95年前成千上万的革命先辈们不畏强敌,与国民党反动分子展开生死搏斗的壮烈情景。眼前所见之和平之道,都是先辈们用英勇与鲜血一步一步踏实的。

  沐浴在历史的光辉中,我们的心灵被深深触动。独山,这个承载着无尽故事的地方,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段不朽的传奇。我们缓缓走过每一处遗址,每一步都踏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上,感受着岁月沉淀下的厚重与庄严。

  六霍起义,一个响亮的名字,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无数英魂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象征。纪念塔造型为一把遒劲有力的剑,划破敌军的重重阴霾。当我们站在六霍起义纪念塔下,仰望那巍然屹立的雄姿,内心不禁涌现出对革命先烈深深的敬意。我们默默底下头,哀悼这为革命英勇冲锋的革命先辈们,献上一束花,感恩这来自不易的和平与安定。这座纪念塔,犹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了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从硝烟弥漫走向和平繁荣的伟大变迁。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六霍起义纪念塔下默哀(通讯员 陈鸿宇 摄)

  进入纪念馆,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一幅幅记录历史瞬间的照片,无不透露出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了共和国的基石,用生命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呼唤,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激昂与悲壮。

  独山革命旧址群,则像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触摸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轨迹。走在这些旧址之间,仿佛可以看见当年革命者们穿梭的身影,听见他们激昂的口号声,感受到那份为了理想与信念而奋斗的激情。时光荏苒,但这份精神,这份对自由与正义的执着追求,依然熠熠生辉,照亮着后来者的前行之路。

  今日的独山,早已不再是昔日的战火纷飞之地,而是被绿色覆盖,和谐安宁的美丽家园。但这并不意味着遗忘,相反,它提醒着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眼前的和平,更要将这份历史遗产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正如独山之名,虽独立于世,却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昭示着无论在什么年代,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民族精神,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六霍起义纪念馆(通讯员 苏柏成 摄)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党的历史,是一本最生动的教科书,每一个故事,每一件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故事,以及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让我们以独山精神为引领,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历史的荣光照亮未来,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独山,这片英雄的土地,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毅前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通讯员:陈鸿宇 苏柏成 李盼)

作者:陈鸿宇 李盼 陈慧    来源:原创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工业促发展
  • 工业促发展
  •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筑梦家乡,星火长明”实践队的队员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的一家养殖场体悟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涵
  • 大学社会实践 07-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