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下乡”走进“挑战杯”
—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队伍开展产教科创研学活动
让“三下乡”走进“挑战杯”,让“挑战杯”走出“象牙塔”。7月15日至7月16日,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环境、资源浪费和尾气处理效果差等难题,聚焦新质生产力实践,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基于尾气温差发电的脱硝降噪系统”资助,立足“挑战杯”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实践,赴中国环境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合肥名洋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创新馆-“永不落幕的挑战杯”青年科技创新阵地和中国民航大学第八届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交流营开展产教科创研学活动。

图1. 团队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交流营
产教融合“三下乡”,科创协同“天更蓝” 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建设当中,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工作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朝气。7月15日团队成员前往合肥名洋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和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活动,秉持“走进企业、走进研发、走进生产、走进运营”的原则,带着项目去、带着问题访、带着技术谈。与公司总经理和工业废气工程技术人员洽谈公司发展和技术转型等业务,并在项目交流过程中接受指导、优化技术,了解市场,拓展视野。在进一步的产学研合作当中赋能“三下乡”,积极落实“双碳”行动。

图2. 团队与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交流学习

图3. 团队前往合肥名洋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交流学习

图4. 团队前往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交流学习
依托“挑战杯”系列赛事,落实“两山论”实践要求 7月13至7月16日期间,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前往中国民航大学进行智能交通作品展示,与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效学生和老师探讨交流,深入探究智能交通协同交通尾气排放治理的关系与发展方式;同时,团队前往安徽创新馆-“永不落幕的挑战杯”青年科技创新阵地参观,由驻馆志愿者讲解历届参赛获奖代表作品,在参观展馆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安徽创新馆的创新发展精神,虚心学习各类优秀的“挑战杯”参赛作品。

图5. 团队前往中国民航大学展示智能交通尾气治理作品

图6. 团队成员在智能交通交流营中汇报展示本项目

图7.“永不落幕的挑战杯”青年科技创新阵地志愿者为团队讲解优秀作品

图8.团队前往安徽创新馆-“永不落幕的挑战杯”青年科技创新阵地参观
聚焦环境事业发展,聚力尾气污染治理 7月16日,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奔赴中国环境谷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交流学习,深入探究环境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持续提升团队项目核心技术,聚集环境行业尾气污染治理领域。团队与中国环境谷和研究院技术人员深入交流,学习了安徽省环境类招商引资企业的先进设备技术原理,对进一步的项目优化具有指导性意义,为团队节能减排降碳减污愿景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图9.团队前往中国环境谷参观学习

图10.技术人员向团队介绍招商引资企业优秀产品

图11.团队了解中国环境谷入驻公司和发展历史

图12.团队前往合肥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