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背景
自2021年底至2023年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
7个省市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
4个行业开展,涵盖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
7家平台企业。
2年试点结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5月27日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
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保障青年灵活就业合法权益。
武汉大学法学院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调研实践队于2024年7月18日前往
广州市海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经验与困难,为试点推广提出富有建设性的
立法建议与
裁判标准,助力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二、调研过程
01广州市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展厅
实践队的第一站来到广州市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展厅。区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咏斯向实践队介绍了
广州市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新业态从业人员相关统计数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举措,展示了
海纳职通数智就业平台的运作模式。

02海珠区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
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海珠区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历经
探索、规范、创新三大阶段,已然形成相对
成熟的体系。从劳动关系
线下服务基本全覆盖,再到
线上海珠人社一点通的完善建设,服务中心的进步、创新,一直在路上。

三、座谈会
01总结经验:新职伤试点的广州方案
对于新职伤试点的成效,广州市海珠区仲裁院张院长坦言,试点
总体取得很好的成效,新业态从业者有关职业伤害的纠纷
占比显著下降。特别是
即时配送行业,与试点施行前相比,快递小哥在遇到职业伤害事故时,受到的保障力度显著增强。
在骄人成果的背后,是在广州试点中打磨出的丰富而独到的广州经验:
企业负责,高效赔付美团
内部建立了职业伤害申报
小程序,为广东
30万活跃骑手提供申请新职伤险赔付的便利通道。骑手在遇到职业伤害事故时,能够
现场进行申报,伤者
无需“跑断腿”,大幅度提升了
赔付效率。
“首单接单”化解争议在处理职业伤害事故中,外卖小哥们的职业伤害认定有其
特殊性。骑手在工作中往往会存在在
多个平台、多个商家同时接单的情况,从而影响新业态企业的
责任承担。广州因此采取了
“首单接单”标准,有利于化解争议,尽可能扫清职伤认定上的障碍。
十类人群参保,试点范围全覆盖近期,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 省稅务局组织印发了《关于单位从业的
灵活就业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本办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执行。相比于21年的政策来看,新政策将参保主体
扩大到十类,同时完善了风险防范运行机制,补足了
试点覆盖面不足的问题。
开通“绿色通道”,保障切身权益对于重大职业伤害事故,区人社局将开通
绿色通道,实现快速申报、快速认定、快速赔付。在2023年的广州天河路恶性交通事故中,一名美团骑手不幸当场死亡,区人社局快速响应,实现了
48小时内赔付到位。

02发现问题:新职伤试点的未来课题
在试点改革过程中,新职伤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也面临新的挑战。例如新业态劳动者自身工作性质导致工作与非工作时间界限模糊,引发了既有工伤认定标准的适用难题;由于试点时间有限,仍有部分新业态劳动者对于申领生活费的规定了解不足。
走在试点改革的前沿,广州市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吸纳各方智慧,致力于探索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未来,广州实践队员也将在理解广州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新职伤的全新挑战,与栉风沐雨的“奔跑者”同行。
四、结语
此次赴广州市海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践,收获颇丰,实践队了解到了新职伤试点的
广州经验。在试点扩大的背景下,各省市深化改革,让试点政策
克服“水土不服”,顺利推行,是切实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经之路。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对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的
难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日后,实践队员们也将继续深入做好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为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栉风沐雨,与奔跑者同行,让每一位投身新业态的劳动者无惧前行,是我们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