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背景
自2021年底至2023年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
7个省市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
4个行业开展,涵盖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
7家平台企业。
2年试点结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5月27日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
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保障青年灵活就业合法权益。
武汉大学法学院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调研实践队于2024年7月19日前往
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诉前和解中心、佛山市禅城区新业者之家多地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经验与困难,为试点推广提出富有建设性的
立法建议与
裁判标准,助力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二、调研过程
01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的佛山经验
制作案例白皮书,强化典型指导意义实践队的调研以座谈会的方式展开。在座谈会中,据佛山市人社局介绍,佛山市关于新业态的
案例数量很多,在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试点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佛山市人社局也制作了
相关白皮书,起到“以案例指导实践”的作用。
联动法院,构筑仲裁+法院的桥梁在工伤认定方面,为了保障准确性,佛山市人社局与法院
密切联动,将改判率控制在
较低水平。

02佛山市禅城区新业者之家
参观展厅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队员参观展厅,介绍了新业者之家的
“1+3+N”的
新业态服务保障工作,其中,“1+3”是指由党建引领的
新业态联盟、新业者之家、新业态平台三位一体的综合改革,“N”是指2024年实施的
五送服务、四大品牌、三大保障(简称543“三大行动”)。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以外卖配送、快递物流、网约车、直播电商等为代表的平台经济新业态快速增长,并带动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据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队伍已达到
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
21%,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问题不容忽视。
开展座谈据受访者描述,新业态纠纷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职业伤害,这类纠纷几乎占了
80%以上。
而对于如何化解或减少这类纠纷,新业者之家前期已经与新业态从业者进行了充分地沟通,使劳动者们
提前了解到新业者之家这一维权渠道与途径,并且通过众多成功案例的宣传,
铸牢新业态劳动者的信任。
同时,新业者之家还打造了
新业态权益保障智慧监管平台,一方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拓宽劳动者的资源选择渠道,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他们向更有价值的职业形态转移,通过培训和支持等手段,帮助劳动者掌握更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从而在新业态经济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职业前景。
03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诉前和解中心
三、结语
此次赴广州市海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践,收获颇丰,实践队了解到了新职伤试点的
佛山经验。在试点扩大的背景下,各省市深化改革,让试点政策
克服“水土不服”、顺利推行,是切实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经之路。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对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的难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日后,实践队员们也将继续深入做好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为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栉风沐雨,与奔跑者同行。
让每一位投身新业态的劳动者无惧前行,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