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艺术深耕乡村,实践绘梦未来 — 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实践队研学陈训成美术馆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01     阅读
        今日大学生8月1日讯(通讯员 彭坚 李思佩)在瓷釉如水的柔光中,心灵的波澜被悄然映射;于瓷上细腻的笔触间,情感与线条交织成无言的对话。2024年7月16日,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实践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实践队成员们满怀期待地步入陈训成美术馆,开启了一场探寻陶艺奥秘、见证艺术在陶土中绽放的奇妙旅程。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们将亲手触摸陶土的温润,亲身体验陶艺的无限魅力,更将深刻感受每一件陶艺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情感与动人故事。
图为至“善”至“美实践队成员全体合照
1.人物简介:左手作画,右手烧窑
       陈训成,1968年出生于广东海丰,职业画家、陶艺家,1994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身兼多职,包括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陶艺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课题组专家、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等,他在广州、汕尾、珠海、江西省景德镇、浙江省衢州市、香港等地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及展馆,但其对家乡的反哺之情一直未变,充分发挥其“情况熟、感情深”的优势,积极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铸魂。


图为陈训成美术馆
       他善于从古代文人画作中汲取创作灵感,又勇于开创、推陈出新。尤其是对于山、水、花、鸟等传统意象,陈训成老师既能将它们的具体形象生动创作出来,也善于采用抽象手法进行瓷艺语言上的探索。


图为陈训成老师艺术作品集(部分)
2.漫步展览,品味文化精髓
       走进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陶瓷艺术品,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创作者的情感和故事。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实践队成员深刻领悟了陈训成老师独到的艺术视角与非凡创造力。陈老师以镜头为笔,捕捉自然界中稍纵即逝的绝美瞬间,随后巧妙地将这些灵动景象转化为瓷板画上的永恒定格。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歌,也是对艺术创作无限可能的探索。
       在展馆之内,成员们有幸欣赏了一系列以岭南独特植物与丰富海洋生物为主题的瓷板画。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众人深刻了解到陈训成老师运用精湛技艺,将自然界的奇妙细节以具象而生动的形式呈现于瓷板之上,使观者能够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这些植物与生物的独特魅力与生态特征。这一过程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盛宴,更在无形中激发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强烈共鸣与责任感。这些瓷板画,作为艺术创作的瑰宝,同时也承载着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使命。而以宇宙万物为主题的作品,则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每一片精心雕琢的瓷片,仿佛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星辰微粒,虽各自独立,却在匠人的巧手下,汇聚成一幅壮阔的宇宙图景。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对生命多样性与宇宙和谐共生的深刻寓言。它启示我们,正如宇宙中的每个天体都承载着独特的价值与故事,每一个生命体也是世间不可复制的奇迹,值得我们以最深的敬意去珍惜、去尊重,共同编织成这个多彩世界的绚烂篇章。




图为陈训成老师作品及讲解员介绍
3.泥中寻趣,陶艺创造之旅
       馆内还设有陶瓷制作体验项目,成员们在陶艺师的耐心教导下,体验了“拉胚”等的制作工序,体会到了陶艺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多技巧的奥妙之处。在陶艺师的指导下,泥土在手中慢慢成形,每一次捏揉都是一次对内心深处的探索。烧制的过程,火焰的热度融化了青春的焦灼,却也凝固了青春的梦想。
       陶瓷,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让人们领略到艺术的深度和广度,让我体味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

图为实践队成员体验陶艺

       最后,实践队队长荣幸地接受了广东广播电视台的采访。在采访中,他回答了对联安镇的发展见解,并详尽分享了本次下乡实践活动的初衷与目标。通过对话,他不仅传达了对联安镇发展潜力与机遇的积极看法,还强调了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服务乡村,以及通过实际行动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图左为实践队队长正在接受采访
4.结语
       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思想的升华。艺术是灵魂的表达,是心灵的对话,是永恒与瞬间的交汇。

 

 
作者:彭坚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实践队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研究生三下乡 “健康守护者,爱洒瑶族乡”健康宣教活动
  • 西昌学院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泸沽湖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南京师范大学“净污亮源,变光为能”实践团赴南京公路发展集团开展专题访谈(上)
  • 青穗向阳,深耕田野,共筑学农兴农强农新篇章
  • 苏大学子对话“中国好人”秦兴海,探寻助人为乐的力量
  • 追寻历史的脚步
  • 追寻历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
  • 寻红色足迹,承不朽遗风
  • 传播红色基因,颂扬传统美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