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中华脊梁,愈炸愈强

发布时间:2024-08-01      阅读
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大轰炸惨案的历史,感悟重庆人民“愈炸愈强”的坚毅精神,7月23日,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知渝·探忆”实践团前往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进行实践调研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图为团队成员在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前的合影)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位于中国重庆市渝中区磁器街,是首批国家级抗战遗址、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力见证,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传承了重庆人民团结一致、“愈炸愈强”的抗争精神。
遗址位于较场口闹市,如今的喧闹繁华与曾经的满目疮痍形成鲜明的对比。队员们进入展馆内,穿过栅门,深入地下的防空洞。通过入口处的视频资料,队员们得知这个防空洞实际上已经是后期改造拓宽后的结果,当年的防空洞远比现在低矮逼仄。“日寇为占领重庆,对陪都重庆进行了6年10个月的轰炸,总共投下了20000多枚炸弹,死亡16376人,受伤16453人,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轰炸才停止。但重庆人民却在这片废墟下徒手挖出了16000多个防空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不怕炸、愈炸愈强的精神。”讲解员如是说道。这些醒目的数字直击人心,而当队员们亲眼看到惨案的照片时,黑白照片的背后透露出的挣扎与坚强在队员们心中激起强烈的震荡。

(图为“愈炸愈强”的宣传语)
“很难想象当年在闷热的重庆初夏,被困在洞中的百姓是多么绝望与无助。”队员孙品妍泣不成声。侵华日军的惨烈轰炸并没有打垮重庆人民,日军“给敌国民造成极大的恐怖,挫败其意志”的愿望也绝不会实现。重庆人民以无比乐观的心态投入生活和反轰炸斗争中,他们在街头树立起“在废墟上创造新中国!”巨幅宣传牌,在断壁残垣上书写“愈炸愈强”的宣传语;他们不畏强权,积极斗争,驻防重庆的中国空军在前线搏杀,保家卫国;他们仍怀着慈悲与希望,发起献金献机运动支持国家的防控建设,各界人士组织起来投入到伤员的救援中。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的照片)
日军曾扬言要将重庆夷为平地,而重庆却在日机的狂轰滥炸中屹立不倒。观看完一段介绍重庆大轰炸、表达哀思的影片之后,队员们迎着光芒拾级而上走向出口,寓意着从黑暗走向光明,象征重庆在炮火与抗争中涅槃重生。走出展馆,阳光普照。方才的晦涩昏暗已尽数散去,眼前山河依旧、国泰民安,但队员们心中的震撼却久久挥散不去。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面对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这长达6年10个月的轰炸,重庆人民愈炸愈强,展现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永不退却的山城,激励着新一代青年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将历史的磨难与苦痛转化为坚定前进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孙品妍,徐子煜     来源:实地调研,查阅资料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研究生三下乡 “健康守护者,爱洒瑶族乡”健康宣教活动
  • 西昌学院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泸沽湖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南京师范大学“净污亮源,变光为能”实践团赴南京公路发展集团开展专题访谈(上)
  • 青穗向阳,深耕田野,共筑学农兴农强农新篇章
  • 苏大学子对话“中国好人”秦兴海,探寻助人为乐的力量
  • 追寻历史的脚步
  • 追寻历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
  • 寻红色足迹,承不朽遗风
  • 传播红色基因,颂扬传统美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