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如炬晨曦,皖守“童”行志愿服务队赴新杭暑期“三下乡”实践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如炬晨曦,皖守“童”行志愿队,深入农村、走进基层,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7月15日,志愿者们进行了寻找广德非遗之旅。
清晨,志愿者们齐聚广德,首先探访了广德舞龙文化艺术上的一朵奇葩——砖桥龙灯。广德舞龙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清朝甚至更早时期。在广德市的多个乡镇和街道,舞龙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而砖桥龙灯在广德舞龙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根据非遗传承人的介绍,志愿者们了解到龙灯它以竹圈和四绳扭合而成,头尾可连可分,全长约17米,最粗直径约1米。其头篾扎彩纸裱糊,威武雄壮,全身以白纱布糊盖,夜间玩时龙身内装有吊灯,烛火通明,极具观赏性。

志愿者们在学习广德舞龙 (高上 摄)
在参观过程中,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了互动体验环节。他们亲手触摸了舞龙道具,感受了舞龙表演中的力度与技巧;在书记的介绍下,志愿者们还学习了简单的舞龙动作,亲身体验了舞龙的乐趣和魅力。
7月15日下午,志愿者们在传承人的引领下,深入了解了广德调香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大家纷纷表示,被这种承载着千年智慧与匠心的技艺深深吸引。
随后,志愿者们正式进入调香工作室。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他们开始亲手体验调香的过程。从认识各种原料、学习研磨技巧,到按比例混合原料、调试香气,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志愿者们或小心翼翼地称量原料,或专注地搅拌混合,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芳香,让人心旷神怡。

传承人在向志愿者介绍广德调香(高上 摄)
在体验过程中,志愿者们还深入了解了广德调香的独特之处。比如,广德调香所选用的原料多为当地特有的中药材和植物,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后,才能成为制作香料的上乘之选。此外,广德调香还注重香气的层次感和持久性,通过巧妙的配比和制作工艺,使香气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逐渐释放,令人回味无穷。
接着,志愿者们探访了四合大曲酿造技艺的传承地。在这里,他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酿酒时代,亲眼见证了传统酿酒技艺的精湛与独特。从选料的严格把关到制曲的精细操作,再到发酵与蒸馏的耐心等待,每一步都凝聚着酿酒师傅们的匠心独运。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度。
在探访过程中,志愿者们还深入了解了广德酿酒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他们了解到,广德酿酒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造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这里的酒,不仅仅是饮品,更是广德人民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

志愿者与广德酿酒传承人的合影(钟启豪 摄)
一天的探访下来,志愿者们满载而归。他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体验,更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感慨于广德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也意识到传承与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交流分享会上,志愿者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他们表示,这次探访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广德的非遗文化,也激发了他们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传播广德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广德非遗文化将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相信,在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广德的非遗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为广德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