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年画之旅:译心传千载,非遗映红魂
发布时间:2024-08-02 阅读:
在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心传千载,非遗映红魂”实践队的旅途中,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聊城年画之美的非凡旅程。这次实践不仅让我们深刻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们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走进聊城年画村,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那些挂满墙壁的年画,这些年画题材广泛,既有表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经典之作,也有反映现代生活、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创新之作。每一幅都如同鲜活的画卷,讲述着古老而又动人的故事。每一张年画都凝聚着艺人们的匠心独运与辛勤汗水,它们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从细腻的线条到鲜艳的色彩,从生动的形象到丰富的寓意,聊城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我们的心。我们惊叹于艺人们精湛的技艺和无尽的创造力,他们用手中的刻刀和画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创造出了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
在年画工作室,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观摩年画的制作过程。从选纸、调色、起稿到刻版、印刷、上色,不容丝毫马虎,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背后的艰辛与执着,以及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他们不仅是在创作艺术品,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作为翻译学院的一员,我深知自己在这次实践中的使命与责任。我尝试用外语将聊城年画的故事讲给世界听,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如如何准确传达年画的寓意和内涵、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等,但每当看到外国友人因我的介绍而对年画产生兴趣时,那份成就感与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人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共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这次聊城年画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的宝贵与脆弱,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化的冲击,许多非遗文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我想说这次聊城年画之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更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实践用自己的行动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讯员 刘鑫鑫
作者:刘鑫鑫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