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卷香气,习文韵文化
为了相应时代号召,追本溯源寻文化根脉。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雅韵今朝行队于7月28日前往了图书馆,展开线下实践,搜索相关书籍并进行了解学习。
来到书法书目专栏,找到了关于中国书法的书籍。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为之惊叹。
王羲之,是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大师,。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具有线条婉转,字体清秀丰腴,用笔奇古异彩,意境超脱自然等特点,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观察和研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学习王羲之的书法,首先应该对他的书法作品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通过观察和研究,可以学习到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笔法和用笔技巧。在书中,我重点观摩了他的著作《兰亭集序》,晋朝人叫《临河序》,后人又称之为《修禊序》、《兰亭诗序》,共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据说东晋永和九年(公元三五三年)三月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流觞饮酒,赋诗唱和。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亘古”的序文。王羲之回家后又重写了数十遍,皆不如原稿,所以特别爱重此文,交付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无嗣,交弟子辩才保存。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了《兰亭序》,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命冯程素、虞世南等书家摹拓十本以赐近臣,死后把真迹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所以该真迹已经无法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看到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最逼真的是冯承素摹本,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又称为“神龙本”。郭天赐谓“神龙本”“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图为正在阅读书法书籍
《兰亭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en。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风神潇洒,所以明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最难能可贵的是,《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图为书籍中记录的兰亭集序图片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书法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更要学习并传承书法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