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茂腔韵味,筑牢文化根基
茂腔作为山东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被誉为“胶东之花”。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对茂腔文化的好奇,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文化守望者”实践队深入青岛市茂腔剧团,近距离感受茂腔艺术的独特魅力。
初闻茂腔:开启探寻之旅 踏入剧团的大门,实践队员们便走进了一个茂腔的艺术世界。剧团负责人介绍说:“茂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的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有着“尾音翻高八度”的独特风格,剧情也通俗易懂,深受胶东地区人们的喜爱。”
在剧团的陈列室里,摆放着各种年代久远的道具、戏服和照片,每一件戏服都绣工精细、色彩斑斓。剧团负责人指着一张张记录着剧团在不同时期的演出场景和重要时刻的照片,讲述茂腔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图为剧团成员向实践队员介绍演出照片,实践队员认真聆听。张昕 供图
随后,实践队员跟着剧团负责人的脚步,来到了排练室。演员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展现出对茂腔艺术的专注与热爱。贤继红老师表示,茂腔的表演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人物塑造,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要能传达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她亲自示范,耐心地纠正年轻演员们的动作和唱腔,“茂腔是我们的宝贝,我们要把它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还要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为剧团老师带领学生认真排练并给予指导。张昕 供图
幕后故事:传承人的坚守 在茂腔的传承过程中,老艺人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为茂腔的延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与剧团演员们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茂腔的热爱与执着,也了解到茂腔表演的艰辛与不易。
贤老师回忆起自己的恩师,眼中满是感激之情。“我的老师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不到位,他都会耐心地指导我,直到我做好为止。他不仅教我技艺,更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茂腔演员。”另一位年轻演员说:“为了练好一个动作,我们可能要反复练习几百遍甚至上千遍;为了达到最佳的唱腔效果,每天都要早起吊嗓。但当我们站在舞台上,看到观众们陶醉的表情,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剧团成员,了解茂腔传承情况。张昕 供图
茂腔之思:传承和创新 在与剧团老师的深入交流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一个鼓舞人心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并传承着茂腔这一传统艺术瑰宝。剧团老师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示范,将茂腔的唱腔、身段、表演技巧等精髓一一传授给孩子们。在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被他们对茂腔纯粹的热爱所打动。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茂腔艺术的痴迷与向往,他们用心感受着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背后的情感与韵味,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与传承决心。实践队员们深感欣慰,看到了茂腔艺术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的希望。
图为剧团老师在给孩子们授课,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吴梦婷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茂腔的传承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表演形式,而是在不断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剧团的老师们积极探索将现代元素融入茂腔表演,创新表演形式,使其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贤老师说到:“我们正在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比如抖音和微信视频等平台,拓宽茂腔艺术的传播渠道,通过线上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接触到并喜欢上这一传统艺术。”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茂腔的表现形式,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实践队员们相信,在传承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茂腔艺术定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这次对茂腔文化的深入探寻,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茂腔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实践队员们也认识到:传承与创新,是茂腔在新时代发展的两大关键词。要让茂腔这朵“胶东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就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续写茂腔文化的新篇章。实践队员也定会全力以赴,助力茂腔传承与创新,让这颗文化明珠持续闪耀。(通讯员 吴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