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赤旌文宣弘党韵,青春实践育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青年学子作为时代的“接力者”,肩负着传播党的声音、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赤旌文宣”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青春献礼二十大”的号召,依托学校“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实践传统,于2025年2月6日走进青岛平度南村中学,以“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为主题,通过理论宣讲、互动教学、文化展示等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活动准备阶段,实践队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科教兴国战略”“文化自信”等核心关键词,结合南村中学所在的平度市农业特色,融入乡村振兴案例,增强宣讲的生动性。例如,以平度大泽山葡萄产业升级为例,诠释“高质量发展”内涵。
同时,实践团队发挥曲阜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优势,设计“红色诗朗诵”“党史手绘展”“儒家经典诵读”等环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宣讲形式。
实践队员王宝福以“争做新时代‘三有’青年”为题,通过视频、数据图表等形式,系统讲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部署。结合南村中学学生多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重点阐释“教育公平”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意义,并引用曲阜师范大学支教团扎根西部的真实故事,激励学生“立大志、明大德”。 活动还设置了“党的二十大知识竞答”“未来职业畅想”等环节。在讨论中,学生围绕“如何用所学建设家乡”展开辩论。一名学生提出“利用电商推广平度农产品”的设想,实践队员结合学校“三下乡”团队助力乡村电商的案例,引导其思考“小创意”背后的“大责任”。
实践队联合南村中学艺术社团,举办“青春向党”主题手绘活动。学生以农民画技法创作“我心中的2035”,描绘乡村振兴、科技腾飞的场景,实践队员同步讲解农民画“源于生活、讴歌时代”的艺术价值,深化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活动覆盖南村中学师生300余人,收集心得体会200余份。一名九年级学生写道:“原来党的二十大离我们这么近!我要努力学习,将来用技术帮助家乡脱贫。”校方评价:“宣讲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青春气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实践是曲阜师范大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缩影。通过校地协同、文化赋能、实践育人,实践队既传递了党的理论,也锤炼了青年本领。未来,团队将深化与南村中学的结对共建,开发“红色研学路线”“乡村振兴创新工坊”等项目,推动社会实践从“一次性活动”向“常态化育人平台”转型,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