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大学校园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一、前言
(1)研究目的
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学校园的垃圾桶的分布情况,进而了解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垃圾分类情况,为推动大学生学习垃圾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对象及范围
主要是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内的各种垃圾桶。
(3)调查经过
2022年4月8日,调查员走访校园,计数各种类型的垃圾桶及其数量。
二、正文
经过对校园内一些垃圾桶的调查发现,学校共发现小型的分类垃圾桶(图1)50个,分布在了校园的各处,这种类型的垃圾桶分了三类标签,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以说是包含了同学平时会生产的大部分垃圾了。其次就是生活垃圾的集中堆放处(图2),共有4处,位于宿舍楼之间,虽然桶上都会带有垃圾分类的标志,但是标志却未朝向外面,而且宿舍生产垃圾数量多,堆放量大,种类多,故垃圾分类的效果不佳。图3示垃圾桶位于停车场西侧,处理大多为教学楼的垃圾,垃圾量较少,且多为废纸等。
我们发现,校园内的垃圾分类现状并不理想,可以看到大部分垃圾在未经分类便丢到了垃圾桶,更有甚者将垃圾丢到了垃圾桶外。这不仅污染了环境,更给垃圾重新回收再次利用带来了困难。通过观察发现,造成这种不良现状一方面是因为同学们缺乏主观能动性,基本上在丢垃圾使不注意垃圾桶上的标识便直接扔掉垃圾。虽然垃圾分类处理在大学间还是深入人心的,大学生在此方面都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大家也乐于接受环保、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也有所了解。但是在行动上,我们做到的远远不够,对环保行动不够主动,大多只是被动接受、关注,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社会条件提供的不够完善,对垃圾分类问题的宣传投入、重视不够,部分垃圾分类桶缺乏合理的标志。另外,对公共设施缺少必要的保护和监督,当其受到破坏的时候,也没有及时的修补。
三、结语
总结来说,想将垃圾分类处理贯彻,要内外结合。从自身来说,应提高自身意识、公民意识、环保意识,从我做起;另外有关部门应积极宣传,提供垃圾分类处理的设施。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4-13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端午安康,温馨的送别
- 送君一程,鹏飞万里。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天是端午节,也是2022届毕业生离校的日子。
- 社会实践报告 06-05
- 德国的侵略对青岛城市文化的影响调研
- 19世纪末,外国人的大炮打开了清政府紧紧锁住的城门,1898年在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后,青岛成为日耳曼民族的殖民地。
- 社会实践报告 06-05
- 走进新农村,感受娱乐新风
- 2021年6月3日,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弘扬时代新风,感受乡村振兴”走进美丽乡村调研实践队开始了第3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 社会实践报告 06-03
- 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 2022年6月1日社会实践第一天,食品与药学院“弘扬时代新风,感受乡村振兴”走进美丽乡村调研实践队外出调研,深入乡村各个角落进行初步
- 社会实践报告 06-02
- 聚焦中国智慧,展示中国方案
-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时事的政治热情,5月12日中午,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于十教南307教室开
- 社会实践报告 05-14